浙江在线--开化支站    总站·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片 | 数字报纸 | 浙江网视 | 民生帮帮帮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时政要闻   图片新闻   天下新闻   公告公示   天南地北开化人   平安开化
 专 题   综合新闻   电视新闻   生活资讯   图说开化   县外媒体看开化   人文开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 题 > 都市快报“反哺钱江源”系列活动

 

2008-05-26开化单晶硅的财富故事会

2008年5月22日 20:28

 
 
 
  这是一家正在建设厂房铺设道路的单晶硅厂,开化的硅产业发展路向何方,是这些硅产业人想得最多的。
  “反哺母亲河 推进一个欠发达县“特别报道

  历史赋予了开化特殊的责任,也给开化留下了特殊的财富。

  2007年,开化历史上发展最好的年份之一,也是开化生态立县以来工业耗电量首次正增长的年份,一个鲜为人知的高科技产业跃然而出。

  这一年,开化两硅产业(单晶硅、有机硅)的产值达到22亿元,实现利税占开化企业利税的70%。

  这是怎样的一个产业,多少人的命运因它而变?我们从今天开始向读者讲述。

  快报“反哺母亲河”的特别报道,也由对一个欠发达县的关注、帮助阶段,进入今年的推进阶段。

  通讯员 张国友 记 者 金立鹏 摄 影 韩 丹

  

  开化县华埠镇工业集聚区。

  一辆宝马X5停在一幢新落成的办公大楼下。车和楼的主人名叫徐增宏。3年前,他还是一家乡镇水泥厂的老板,现在已经成了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董事长。开化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的产品叫单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或是电子集成电路的一种原材料。徐的工厂要做的事情,是从其他地方拉来叫多晶硅的原材料,通过一定的生产程序,拉制成一种叫单晶硅的产品,然后销往下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徐说,现在做1吨,相当于以前做1万吨(水泥)的利润。

  徐的办公室设在那幢办公大楼的三楼楼道右侧,近五十个平方米的办公室正中间挂着省里某位领导在公司视察时跟他的合影。右手边是从省里到市里颁发给他的各种奖杯证书。而在最醒目的办公桌位置,一个架子上放的是一段两头呈陀螺状的玻璃质地圆柱体。有些像热水瓶胆,幽幽地发着蓝光。

  徐3年前投入了第一笔资金1670万,今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3亿元。

  总是被当作典型的徐增宏经常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于是让一个朋友为他写了一份“事迹材料”,用得上时就逐一分发。遇到较真的媒体,徐有时候会推荐他们采访其他同行,就在离他的公司不远处,就有一个原来做铅笔的汪昌伟;再远一点,还有过去的“纸箱老板”徐国六。

  他们的创业故事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学历都不算太高,比如说原来从事的行业大都有环境污染或是消耗资源的特点,又比如说最近三年每年都至少翻倍地增加着财富。但最相似的一点是,他们的神话都基于同一类产品。

  是那些发着蓝光的“热水瓶”创造的神话。

  徐增宏们的故事

  徐增宏的经历有些复杂。高中毕业做过两年农民,在水泥厂做过一段时间的包装工。1983年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被厂里委派到浙江大学新材料系学习。之后一路升迁,3年以后当上了水泥厂厂长。

  水泥厂改制后徐任总经理,租赁经营。这已经是1999年,也是水泥厂效益最好的时候,年利润达到200万。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化县委开始了生态立县战略,加大了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徐于是投入资金增加环保设备,据他说总投入达到了225万,已经是一年的净利润。

  但徐增宏还是听到了一个不能再坏的消息,浙江省政府发出了2005年底要全面关闭小立窑水泥企业的指示。

  那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徐增宏每天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就是找项目,他说,不能等死,厂里跟了自己10多年的200多名职工也要吃饭的。

  徐开始思考做什么的问题,他北京、上海到处跑,蔬菜加工、竹木加工、可降解性餐具都试了一遍,就这样到了2004年,距离大限不到一年时间了,徐增宏还是确定不了,到底转行做什么。

  

  在距离徐增宏的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几公里外,就是曾经以做纸箱发家的徐国六的金西园科技有限公司。

  在徐增宏全国各地找项目的时候,徐国六在自己的纸箱厂的车间里,透过破碎的玻璃可以看到对面601厂(现万向硅峰)。破旧的厂房里,穿着蓝色制服的工程师们忙忙碌碌。

  那是2002年的冬天,徐国六正在经历自己生意史上最黯淡的一个时期。徐国六曾经是个乡镇会计,后来从事木材加工积累了资金,承包了当地的纸板箱厂,顶峰时期厂子年生产瓦楞纸150万平方米,产值300万元,在开化商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但到了2002年,他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徐说压力来自两方面,除了环保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是价格竞争白热化,利润微薄。徐有一次亲自押着一车纸箱送到江西客户那里,对方的仓管员看都没看货品一眼,就咬定产品不合格。徐国六追在仓管员身后,不断恳请他先验一验货。徐说,当时那种卑微、狼狈就别提了!

  徐国六决定要做点有尊严的生意。当他从对面破旧厂房里穿蓝色制服的工程师口中听说万向集团正用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收购那个看上去破旧的厂房时,他震惊不已。他决定试试做这个生意。

  徐国六是开化第一个个体老板投资硅产业的。他想方设法从浙大弄到了技术,然后又想方设法弄到了技术工人。

  两年以后的2005年,徐国六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利税1185万元。对于徐国六来说,这年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他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法国马赛,攻读“竞争情报”专业。

  或许是受到徐国六的启发,就在这年的年初,四处寻找项目的徐增宏终于发现机会就在眼皮底下。

  在他委托朋友写的“事迹材料”上,他这样说:我做完最后一炉水泥,打掉身上的粉尘,怀着深沉而兴奋的心情跨入2005年。

  在2005年,徐增宏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50万元,在接下来的2006年,达到6270万元。

  从2003年到2007年,国际市场单晶硅的价格上涨超过3倍,他们的生意做大了。

  开化硅产业编年史

  1968年    浙江省国防工委选择开化建立了601厂,生产以硅为原料的半导体材料

  2002年    万向硅峰控股原601厂

  2003年    徐国六创建第一家开化本土民营单晶硅企业

  2007年    开化单晶硅企业增加到26家

  2008年    浙江省经贸委授予开化“浙江省硅产业基地”称号

  2008年    万向硅峰进入上市辅导期

  万向硅峰们的故事

  2002年底,“怀着深沉而兴奋”的心情跨入新一年的不仅仅是徐国六,还有他透过破玻璃窗看到的那些穿着蓝色制服的人。

  这一年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顺利升空。当天的开化网站上用“神舟四号上的太阳能电池硅片仍用开化的产品,由万向硅峰制造”这样的字眼报道这个信息。

  这个信息后半句话,比前半句话更让这些穿着蓝色制服的人来得兴奋。

  就在那个月的6日,万向硅峰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万向集团老总鲁冠球随即宣布,要将开化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

  这也许将会是这家企业最伟大的转折。说这句话的是已经63岁的董尧德,万向硅峰的总工程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老董几乎就是601(万向硅峰)厂的活历史。

  老董说,开化的601厂原来是个军工企业,是上世纪60年代三线企业转移的结果,生产以硅为原料的半导体材料。作为信息产业部所属唯一的半导体硅材料专业生产厂,因为其所生产的空间用太阳能级硅单晶片光电转换效能高、可靠性好,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从1989年开始,董尧德就担任着这家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企业鲜为人知,董尧德和他的同事们引以为豪的,是从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每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航天部门发来的贺信。

  一直到了2000年前后,事情悄悄发生了变化。

  董尧德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留意着这种变化,主要是来自国外的。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了“太阳能百万屋顶计划”,准备在2010年以前,在100万座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系统,其目的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是德国,然后是日本,澳大利亚……

  虽然还没有来自国内的消息,但越来越多的信息说明了太阳能作为可替代能源的巨大发展趋势。

  这个行业的春天已经到了。老董发现公司里开始出入一些衣冠楚楚的人物。

  这些人里面,有一个叫做徐永红的年轻人。很久以后,老董才知道,这位年轻人就是浙江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万向集团的代表。

  双方没有过多纠缠就达成了收购协议,2002年9月26日,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创投实现了对601厂的控股,当时的注册资金为5300万元。

  “这个数字还不到现在一年的利润。”老董说。2007年,万向硅峰主营业务收入3.8亿元,利润7000万元。

  这只实现了鲁冠球计划的一部分,“用十年时间,把开化打造成真正的中国硅谷。”这是鲁的原话。

  和多年前的徐国六一样,徐增宏在开化工业园区的厂区距离万向硅峰的新厂区并不是很远。但已经无法隔窗相望,26家与硅有关的企业在短短几年间已经覆盖在这块不算广袤的土地上。

 

  开化的硅产业故事

  这是开化历史上发展最好的年份。县长金明手里拿着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是他在县人代会上向全体人大代表所作报告中的一段资料。

  这一年,开化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三分之一多,地方财政总收入增加三分之一多,而这其中,硅产业(包括有机硅)的比重达到了一半以上。

  这是近年来开化的人大代表们听到的最扬眉吐气的工作报告,就在两年之前,开化的工业用电量呈负增长。

  历史原因让开化承担了很多责任,却也给开化留下了贵重的财富。一位开化的县领导说。金明到开化担任县长之初详细了解过开化的情况,开化是钱塘江源头,生态是开化碰不得的红线。历史上开化曾经兴办过造纸、小化工、小水泥,但事实证明是走不通的一条路。

  单晶硅对于开化来说,有点像柳暗花明又一村。走了不少弯路,回过头来一看,家门口原来有那么好的产业。金明说,开化的硅产业有发展的基础,现在有一定的集聚优势,也有历史留存下来的人才优势。

  最重要的是,打造钱江源头的硅谷,是开化正在走,也必须走的一条大路。“没得选,我们必须认真走好。”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张国友 金立鹏 韩 丹  编辑: 黄龙


 相关稿件

 

 热点新闻  
1.衢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迅速响应 积极应对 开化多举措阻断疫情传播
3.全力以赴保供应 目前物资储备充足
4.“敲门行动”我先行 核酸检测战疫情
5.浙江有礼,开化有你!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
6.2022年开化春茶陆续开采
7.建起“蓝海” 乐享“红利” 开化县统筹推...
8.开化:“后厨直播+食安封签”,保障消费...
9.开化县启动巡河禁渔护水行动
10.横街社区开展 “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图片新闻 > 更多
关于本站 | 本站声明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9〕22号 浙ICP备050087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4
中共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传媒集团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开化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6521203 举报邮箱:kh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