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特别报道——反哺母亲河,帮助一个欠发达县
年终盘点(一)
通讯员 张国友
记 者 叶建良 金立鹏
摄 影 韩 丹
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开化街头的“卤福源”大排挡,都会在夜晚的街灯亮起时开店。
但刚过去的这几个月,老板开始有点害怕,在每晚到来的这个时候。“生意好了很多,有点招架不住了。”他说,以至于经常有顾客向他抱怨——“怎么这么早来,那个清水鱼就没了?”
来吃夜宵的人多,是因为来开化的游客多了。
连老板也承认,“开化的知名度的确比以前大了!”
这个知名度的扩大,跟快报去年大半年里对当地进行的一场新闻援助很有关系。很多读者在熟知开化这个地方后,开始感恩源头的那片土地,哪怕只是去走走去看看。
A
来自快报读者的温暖
关键词·感恩
从就业培训、爱心助教 到慈善摄影展、农产品展销会
去年11月,在做完最后一张开化慈善摄影展的片子后,全国金像奖得主、商业摄影师顾勇就累得当场呕吐了。
在这之前,他和其他5位摄影师已经连续一个星期,窝在后期制作的工作室中,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
从去年6月13日起,快报“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帮助)一个欠发达县——开化”栏目第一篇报道推出后到现在,二百多个日子里,快报读者的爱心能量每天都在积极散发着。
先是杭州市同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牵头十多家用工单位,为开化七十多名外出务工青年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给他们进行针对性培训,教会了他们一技之能。
7月,杭州十多家旅行社奔赴开化,给开化旅游的发展把脉。几天以后,其中一家旅行社就组织了一个夕阳红慈善团队到了开化,并资助了许多当地的孤寡老人。
还有旅游企业的老总,偷偷跑了开化近十所小学。最后,他们决定出资举办开化慈善摄影展,把义卖所得用于帮扶开化教育。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这些一直不愿在报纸上公开名字的旅游企业,还有前来认购照片的读者。
在帮开化贫困学生捐建“爱心书室”时,苏宁电器庆春店24岁的陈旭文是名志愿者。他一边在接受读者的捐书,一边被这些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爱心所感染——后来,他给南通老家的父母打了电话,整理出一百多本书邮寄了过来。爱心是没有距离的。
更具温度的是,10天前举办的开化生态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开化三十多家企业低估了杭州市民的爱心——展会第一天,以往农博会上够卖个把星期的货,4个小时就被抢空了,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连夜紧急调货。
……
事实上,过去的这一年甚或更早,除了快报,还有很多社会力量在关注、温暖着开化。
B
来自政府部门的温暖
江干区 关键词·经济合作
一个木制品企业老总
要把新家安到开化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现在用在30多岁的傅恩民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了。
这位杭州富利雅家具有限公司老总,是杭州江干区的知名企业家。所谓“东风”就是土地,50亩土地,一旦拿到,他的公司便可以整体搬迁到开化入户,投资额是5000万元。
为什么想把企业搬到开化去?
“那里的情况我了解。”他说,除了生态环境好,开化现在本身也在打造木制品精深加工园区。
还有一个促成原因,是他也不可能留在杭州了。因为城市建设需要,位于丁桥镇的所有木制品企业,都将在2009年前全部搬迁完毕,他的企业就在其中。
也是这一系列重要信息,开化决定来江干区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
江干区主要领导发话了,推介会一定要办出效果,钱不够,就我们来埋单。
去年11月举办的这场推介会,当天远不止100家优质企业到会——以往类似的投资洽谈会,会还没开完,人就跑了一半——但这次很多老板都坐到了最后,有80%的老板认为,去开化投资那里的自然环境是比较适宜的。
正式结对开化
今年要提上议事日程
人家来开投资推介会,江干区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的热情?
“这叫走出去战略。”做了6年招商工作的江干区招商局副局长陈国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2006年,杭州市政府就与衢州市政府就衢州为杭州提供新增代保基本田,以及杭州向衢州投资的项目和投资额等事宜达成协议,对“山海协作工程”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里头,给江干区的是7955亩,而且这5年内,他们至少要为衢州引进7.96亿元投资项目。
虽然江干和开化接洽起步较晚,从去年6月才开始的。但那片源头土地对于陈国建来说,已不陌生,“去年去了好几次,而且一去就待上几天,能不熟嘛。”
他说,今年,他想把正式“结对开化”的想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更好地宣传、推荐好开化,给江干的企业搭好投资平台。
西湖区 关键词·支援教育
要在开化
留下不走的“省城教师”
黄君踏上教育对口支援开化时,刚好结婚3个月,那一天是2006年9月12日。
他是杭州求是教育集团的体育老师,去开化北门小学,除了教几个班的体育外,还要教语文。但他很清楚,“我的主要目标,不是随便上几堂精品课,而是要建立一种教学理念,留下不走的‘杭州省城教师’。”
然而,一到那里黄君就有点为难了——那里的学校没有充足的场地和体育器材,连体育老师大部分都是兼职的。
黄君动足了脑子。
一根绳子,在他手里像变着戏法一样,变成了五六个体育项目——他的一节体育课,学生们可以玩绳操、绳子游戏、跳短绳、绳子接力、小龙出游等游戏,学生个个上得津津有味。
活动场地有限,黄君又想了个点子,利用社会力量帮助学生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当地体育协会给了很大的支持。
这些还不够。黄君还组织附近的农民搞体育活动,把乡镇委的闲置的器材利用起来,并且开放学校的场地,组织农民运动会……
半年后,黄君在当地名声大振。
教育局长说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事实上,黄君只是西湖区教育对口开化的一个缩影。从2002年开始,他们一直在做这项工作。
尽管4年前第一次去开化,那里的情况相当于10年前的西湖区,但西湖区教育局局长吴吉春更愿意把这项工作,理解为两地教育的交流活动。
因为除了西湖区方面的老师去开化支教外,开化也派老师过来,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甚至还出现两地教师师徒挂钩的现象。
不管如何定位,他觉得,目的只有一个: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和谐角度出发,浙江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理应要和欠发达地区教育“交流”。
区里拟定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具体有:第一轮支教(2002年至2006年)区扶贫专项资金安排80万元,而第二轮(2007年至2010年)为100万元,全部用于支援开化的教育事业;西湖区方面有15所学校与开化的学校一一结对,开展活动。
这些年,除了这些扶贫资金到位外,西湖区教育局还陆陆续续赠送了不少教育设备给开化。
C
来自民间的温暖
关键词·爱心基地
要把慈善
进行到底
去年12月6日,由13人组成的自驾车队自发出现在开化。
他们并不是去领略那里的风光,而是想给那里的一所贫困学校,列出一张帮扶清单。
这个团队的名字叫“坤和会”,是由坤和房地产开发的所有小区的业主组成的。
关于慈善,他们一直都有行动,比如上次淮河大水时,宁波楼盘的业主一个人就捐出了十几万元的物资。
而这次,他们想把帮扶开化,作为一项长期行动来做。
“80万、100万元的资金缺口,我们一下子满足肯定很难,但我们会不间断地帮助他们。”负责人张健说,他们本身就有一个爱心基金会,这次他们设立的第一个爱心基地,是开化音坑乡底本小学。
去年12月底,在杭州的一次募捐活动现场,10岁的小丫捐出了本来准备买爆米花的5元钱。她说,捐的时候,也犹豫过,但还是这样做了,“这个星期就不吃爆米花了,等下个星期吧。”
爱心没有止境,帮扶仍在继续……
开化生态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结束后两天,百年餐饮老字号杭州山外山菜馆的两名副总和两位厨师长就跑到了开化何田乡的鱼塘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春节,开化清水鱼就将通过山外山“游”进杭州人的餐桌。
何田清水鱼,始于明代,根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为躲避战乱和水灾,安徽许多地方的老百姓迁到远离大江大河的开化。没有了水灾的顾虑,老百姓又开始怀念美味的河鲜,于是何田一带的先辈因地制宜,在村前屋后或是家里的天井用块石砌成四方形水池,引入溪涧泉水养殖清水鱼。
在开化的何田等一些地方,清水鱼养殖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重要经济收入。
杭州山外山菜馆的厨师长特意从何田带回了三条清水鱼,他们对何田清水鱼作了“权威”评价:肉质紧,无泥腥味,生长周期长,营养价值高。
这几天,山外山菜馆已经正式跟开化清水鱼示范园接触,一旦达成意向,山外山就着手开发清水鱼菜系。说不定不久以后,开化清水鱼就会像几年前的千岛湖有机鱼一样红遍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