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杭州买不到的好东西。”家住仙林苑的楼受铨80高寿,昨天买的两袋开化米是浙江中兴粮油有限公司的叶有村主动开车送上门的。展销会第一天,楼老伯的老伴来过现场,但可惜来晚了,没买到大米。叶有村见两位老人行动不是很方便,就答应他们,“明天到了货,一定亲自送上门。”
老两口执意要买到开化大米,是因为之前楼老伯跟教育厅的有关人士多次到过开化,知道开化的生态有多少好,那里的农产品有多少的不错。而且两位老人读报时记住了快报前几天做这个农展会报道时说的一句话:我们每买一样东西,其实就是在反哺。
但叶有村根本没想到,他连夜从开化紧急调过来的1.5吨大米,在昨天的展销会现场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大约在展销会正式开始后一个小时,叶有村柜台里的货已经开始告急。为了让来的人尽量不再空手而归,叶有村后来不得不贴出“每人限购一袋(10斤)”的告示,但最终也只坚持了不到10分钟,大米便卖完了———不过,在这之前,叶有村悄悄藏下了楼老伯预订的大米。
尽管再三说明,我们的展销会是从上午9点开始的,但昨天8点不到,杭州新闻大厦一楼大厅里,就聚满了前来购买开化农产品的热心市民,人群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头一天到过展销会现场的快报读者。
古荡新村的叶白明大伯,就来了两趟。
展销会第一天,叶大伯一大早就赶到了现场,排队买到了五斤土鸡蛋。回到家里,老伴给叶大伯做了两道菜,水蒸蛋和荷包蛋。
“味道当真是不一样。”叶大伯说,原本以为价格那么便宜(展销会现场开化土鸡蛋只卖8元每斤)的土鸡蛋不会太好,没想到东西那么好。
浙江中兴粮油有限公司紧急调集的1.5吨大米,在短短两小时内即告售罄。“再调5吨来都能卖掉。”参展商叶有村说,很多市民都是一来就要买五六十斤———这些人多数都是回头客,在第一天就买过大米的。
“米买回去我就烧饭了,特别香特别糯。”人群里时不时有在那里做“活广告”的,他们说除了口感跟泰国香米一样,更有“诱惑力”的是,其价格几乎只是泰国香米的一半。
成功的另一个反映
关键词:企业对接
不久之后也许在杭州的山外山就能吃到正宗开化清水鱼
除了展销,最重要的还有展示———把母亲河源头的绿色生态农业向社会做一个推荐。这也是我们搞这样一个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现在看来,效果出乎意料。
多年以前,杭州山外山菜馆引进千岛湖野生鱼头,结果一炮打响,双方受惠。不久之后,开化清水鱼,也许也将搬上山外山的餐桌。
展销会期间,杭州山外山菜馆总经理徐丽华和开化清水鱼经销商进行了接触,徐丽华在初步了解开化清水鱼特点之后,决定安排时间赴开化专门考察。
“我们很希望能把清水鱼引进到杭州市民的餐桌,这不仅仅是出于对源头地区的感情,对我们企业也是有好处的。”设个开化农产品专柜那会是件双赢的事
刘耀庭是叶青兜农贸市场的经理助理。昨天,他受经理沈双泉的委托,赶到展销会现场。
来之前,他俩交换过意见,最后经理发话:“只要开化人有意向,不管是摊位还是店面营业房,都可以以优惠的价格提供,而且优惠幅度不会低。”
“我们最希望市场里,能开一家开化农产品专柜。”刘耀庭说,快报这次搞展销会,本意也肯定不是仅仅帮杭州市民办一次年货,而是要让开化的优质农产品,能找到一个长期的发展平台。
他觉得,他们市场这么做,结果肯定是双赢的,一来能给开化农产品在杭州打开流通渠道,二来这也是源尾人对源头人的一种反哺,“而且理应要反哺。”
在刘耀庭看来,快报组织的这次展销会,已经为打响开化农产品的知名度打下了基础,“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乘胜追击,做得更好呢。”
许多开化的经销商,在经历了两天“火爆”的场面后,已经和快报的团购进行了接洽。
展销会期间,慈溪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董事长潘利菊,在快报上得知消息后,特地从慈溪赶到了现场———目的和刘耀庭一样,就是想在他们那里也设个开化产品的专柜。她说,好的东西谁都想要,慈溪人也很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到绿色生态产品。
会场上的很多读者朋友离开时都有一句话,如果下次还搞开化农产品展销会,希望时间能多几天,他们还会来光顾的。读者的爱心会延续下去,开化人的感恩之情,也一定会进行到底。
我们相信,不用太久,开化的农产品会更多地走进杭州,源头和源尾的距离,也会更快地被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