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姓氏拾零
2009年10月30日 10:59
近日,看阅《衢州姓氏》一书,读后颇感很有意义。原来,只知每人都冠有一姓,但不知其来龙去脉及发展、变迁、兴衰历程,甚至连自己姓氏,也不知祖先何时何地为何迁来。《衢州姓氏》却较详细地记述了开化境内一些常见姓氏的溯本识源,反映出具有博大精深的家族文化。
据《开化县志》载:全县共有340个姓氏,《衢州姓氏》收录进206个姓,其中:人口最多的余姓,有3.2万余人;其次是汪姓,近3万人;第三是徐姓,有2.3万多人。郑、张、方、程、叶、王姓也在万人以上,几千人口的有44个姓,千人以下的也有40多个姓,而10人以下的姓则有148个,且源流无考。
据载,开化姓氏多为外地迁入。唐迁入10族,其中最早迁来的是郑姓,唐武德四年(621),郑元从安徽歙州迁至玉山乡仙凤里,即今底本乡青山头村,后裔分支霞山、明廉、田畈、菖蒲、树范等地。再是徐姓,其主要源流有三:一为唐贞观年间(627—629),山东凌州刺史徐世镇,始迁信安郡开源乡(今开化县城),后分迁三都奎峰、梓坑等村;二为徐嫩,宋皇佑年间(1049—1054),自常山迁居开化县城,再分迁村头等地,后分支达50余派系;三为宋仁宗时,殿中侍御史徐寅良之后裔,自衢州迁到县城,后分迁林坞、富户等地。还有全县第二人口多的汪姓,有一支是婺源大坂的汪希,自唐哀帝天佑三年(906),迁至马金的,至于现在茗川、富户的汪姓,齐溪、仁宗坑、丰盈坦的汪姓,则是唐末宋初,分别从歙县、休宁始迁而来。对此可以看出,时下人们常讲的:“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口头禅,是有一定根由的。
从史料记载的开化姓氏中,真可谓:开化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多士之乡。自宋迄清,中状元者1人;中文科进士者有212人,武进士2人。历代录取举人、贡生215人。明清两代,开化贡生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共有588人。其中,最为显赫的要算北源村(今长虹乡芦川)的程姓和城关汶山的吾姓。北源村程清,唐中和三年(883),从安徽歙县迁北竹(即北源村),时隔105年,北宋端拱元年(988),程宿状元及第;庆历二年(1042),程宿之子程迪中榜眼;熙宁六年(1073),孙程天民中进士;政和二年(1112),曾孙程俱成为进士。汶山吾姓,宋建隆三年(962),身为衢州太守吾渭,其次子吾满分支开化,后裔吾绅,明永乐三年(1404)进士;吾肇,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吾谨,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故有“一门三进士”之称。
纵观开化姓氏,不仅可以看出一个姓氏的变化,是一个永不间断的历史,而且也是一部诸多名人与著述的传统文化史。从南北朝至宋代期间,北方战况频频,位于浙西一隅的开化境内,社会相对稳定,因而便成为士族避乱的栖身之处。他们入籍,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增添了活力,而且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从而培养了人才,提高了山乡人们的社会历史地位及政治影响。据载,由于当时众多士族世家的迁入,更加推崇了当地的重教兴学之风。自宋以来,开化境内就建有七贤堂、包山、一封、钟峰、天香、敬修、崇化、福山、涤尘、崇文、南峰等书院达10多所,较著名的七贤堂、包山书院(原名听雨轩),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象山等均寓轩讲学。清末民初,仅开化县城就有私塾八、九所;华埠有六、七所。由于崇尚文化教育,开化籍人才辈出,且在当时为了黎民百姓利益宁愿丢官贬职而忠贞不渝。如南朝梁时江世源,以护军将军身份驻信安,为衢州江姓之始祖,后裔江景房家居桂岩渥溪(今封家镇渥坑),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归宋,景房为使两浙十四州百姓免除吴越赋税沉重之苦,冒死沉籍。宋淳佑三年(1243),授兵部侍郎的余玠(芳林乡方坞人),以精兵三千,破二十万蒙古军获全胜。还有钻研理学的江东伟(今林山乡下江人),博研经史的金实(星口乡庄埠人),“梅花诗人”张道洽(中村人)等等。现代,更是英才辈出,不胜枚举。
开化姓氏中,大多是单姓,但也有诸葛、欧阳、皇甫、申屠等复姓,还有少数民族的钟、蓝、雷等姓氏,然而其中还有“九姓渔户”的传闻。据说,明清时期,衢江上游水域有陈、钱、许、孙、何、叶、李、袁、林九姓渔户。元末,沔阳(今湖北省勉县)渔家之子陈友谅称帝,为朱元璋所袭,中箭身亡。朱元璋即位后,将陈友谅子孙臣子九人及家属数百人,流放到浙江建德江面上,贬为“世贱役”,唯以操舟为业,永不得上岸,也不得与陆上通婚。此后,九姓浮家泛舟,成为风俗,又因为他们长期在建德七里垅至开化华埠这段江面上从事捕鱼、撑船和放木排谋生,又被人称为水上三民(即渔民、船民、排民),其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虽于清朝及民国时驰禁,但封建压迫根深蒂固,直至解放后,政治地位才彻底改观。
来源:
县政协文史委 县文联
作者:
留如藩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