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山生态走廊,位于我县杨林镇霞光村,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堪称镶嵌在浙赣边境17省道华白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它集山、林、溪、石、云、雾;花、草、鸟、兽、鱼、虫于一区,融圣、神、奇、秀、特于一体。目睹五彩缤纷,野趣横生的风光,使人顿生苍茫原始之感,可谓:“霞光峡谷原始景,碧玉溪水神农风;参天古木缘峭壁,南华山岳紫云中。”
千年古谷天然景
霞光峡谷历史久远,据程氏家谱记载:宋皇祐年间(1049—1054),程氏先祖从江西游猎至此即定居,始名“霞关”。随着历史变革,村民风俗更新,语言字音的雷同,“霞关”遂称“霞光”。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为古人磕首叫好。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梅川邑庠生李安澜曾以“三台疏秀”、“翠拥仙岩”、“华岳钟灵”、“曲水流芳”等《霞关八景》诗,盛赞这千年古谷。
巍峨南华山,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绿荫环抱;清澈南华溪,曲势绵长,踪寄彩霞,千古流芳,其风貌不仅具有原始、半原始特色,且在“二战”时期,我工农红军在这里爬雪山,过水川,回旋南华山,血战菜刀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如今,山中玉韫珠怀,繁多的生物物种,稀有的珍禽奇兽,更是生物基因库,自然植被的“文物馆”。美哉,秀丽的南华山生态走廊!
珍禽奇兽的摇篮
南华山生态走廊,地质结构以花岗岩为主,岩性坚硬,山势险峻,怪石奇峰连绵。它由3条大岗2条深沟组成。主峰南华山海拔1166.2米,与山峦横亘的1114米菜刀岗接壤,生态保护区内有山林2万余亩,除香果树、长序榆等多种珍稀树种,百亩野枇杷,千亩枫香树,成片阔叶林,构成独特的风景线;漫山遍野的木本粮食树种:两槠(甜槠、绵槠)。三栗(板栗、锥栗、茅栗)、四栎(石栎、白栎、青冈栎、短柄栎),素有野生粮食仓库之称。
优越的植物资源,既为飞禽走兽生存提供了丰足的食粮,又为各种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年已77岁的兰金成介绍,他从小至今,在山里看到了除老鹰、乌鸦、喜鹊、麻雀、八哥、兔子、黄麂、野猪等一般性的飞禽走兽外,还看到长尾雉、白鹇(山鸡)、勺鸡(竹鸡)和黑麂、金猫、山羊、小灵猫、黑熊(狗熊)等珍稀禽兽。
当问及生态区内稀有的树种、珍贵的动物,为什么能保护得这么好时,村党支部书记游开旺深有感触地说:“在山养山,养山爱山,全靠历届村干部团结一致、高度重视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为了管好山林,67岁的老支书赖春根职务退下来了,管好山林的担子没有卸,他为守山,七年没有下山了。40多年来,全村从未出现乱砍乱伐天然林和人工营造林。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连山沟里的石鸡也不准人去捉。”
曲水缠绕青云路
南华山生态走廊有一条全长9公里的南华溪,它源自南华山下,菜刀岗脚,分大坞、小坞,两条山涧在双坞口会合,过霞光村前,穿霞光拱桥,与龙山溪汇聚成河,为钱江源头的又一支流注入衢江。
5月11日,我们一行数十人来到这里,在双坞口分两路行进。我们在镇人武部部长李四古陪同下,向大坞方向走去。经霞关石门、马栖坞,沿溪流而进。在那两旁千岩竞秀、浓荫覆盖的羊肠古道上,转一个弯,变一番景,感受那“百折翠随人”的景观。然而,往往走不多远,在大家谈笑风生、兴趣正浓之际,前面就会碰到河道。雨后初晴,山涧溪流湍急,水花四溅,在哗哗激流中,我们尽量找高出水面的石块,择能容足之处,踮着脚尖,踉跄而过。到了水深涧宽的地方,无法走过,人武部长小李索性卷起裤脚,下到水里,搬石块、垫石头、搭石桥,并手搀手扶着我们过河。稍有不慎,踩到水里,不仅鞋里灌满水,还会滑进水中洗冷水澡。同行中有人风趣地说:“这里的溪涧比杭州九溪十八涧还要多好几倍!”
在水跟山缠、路随水绕的峡谷中,我们一边欣赏霞光石门、天鹅孵蛋、神龟出山、仙女散花、三潭神水、猴狲洞和“当!当!”回荡山谷的铜锣石等景点,一边海阔天空地闲谈民间传说。有的传说虽具迷信色彩,但我想在旧社会,山里人也只有借助“风水”、“神灵”来作为管理大片山林的“护林符”。有的传说中虽有点神奇,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不足为怪了。如流传的“南华溪有‘三大怪’,小坞有虾无螺,大坞有螺无虾,鲫鱼身上长韭菜”。这从生物变异的角度分析,可能南华溪的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之故。至于“石鸡变狗熊”一说,可以断定:这是狗熊觅食,人抓石鸡,两者相遇,人被吓得只看到狗熊而不见石鸡的缘故。
娃娃鱼,也是南华溪中的一种稀有动物。据悉,在南华山脚的水沟里,常有娃娃鱼出现,它在阳光的照射下,摇头摆尾,嬉戏在那清澄水中,形态奇异,煞是好看。
华岳翠竹与天齐
“岧峣华岳俯村庄,天外山峰镇一方。秀毓英才能拔俗,灵钟胜地永流芳。翠屏霞彩常为护,丹嶂仙踪隐此乡,吐出祥云征瑞气,崧高恒对读书堂”。清李安澜的“华岳钟灵”诗已过去一百多年了,似翠屏丹嶂的南华山依旧巍然屹立,所不同的是,经过战争洗礼的这块红色土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更加郁郁葱葱。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35年1月11日,我中国工农红军十军团北上抗日先 遣队在皖南几经转战进入开化,13日凌晨,先遣队经霞光村,从桃花坞、瓦里坑(即现在通称的大坞、小坞),登上南华山。红军路过霞光村时,官兵都是一把生米一撮盐地边走边吃。即使喝老百姓一碗开水,吃一碗苞芦粥,也都付钱。村里的李柏法、吴祖幸(均已故)还为红军带路。据悉,方志敏还在马栖坞山洞里住过一夜,现在的“红军洞”、“马栖坞”(即方志敏的马在这里栖息过),因此而得名。也因方志敏在程家村口五棵大树下开过会,而称“五将聚会”;五棵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的大树(四株香枫、一株檫树),村民则称“感情树”,一直不让人劈枝剔梢,更不准砍伐。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方志敏在攀登南华山时,看到指战员有的穿着草鞋,有的赤着脚,他感慨异常,抓过一根毛竹,摇掉竹上积雪,竹子更显苍翠挺拔,便吟了此诗。岁月流逝,弹痕无踪,沟壑安详,但红军足迹踏过、鲜血染过的南华山,远眺青翠碧绿,郁郁葱葱,似当年红军在山头上一支埋伏的奇兵;近看俊秀挺拔,重重叠叠,好似一个个红军岗哨,壮哉!华岳翠竹与天齐!
美丽的南华山生态走廊,愿你在红军精神鼓舞下,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