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开化支站    总站·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片 | 数字报纸 | 浙江网视 | 民生帮帮帮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时政要闻   图片新闻   天下新闻   公告公示   天南地北开化人   平安开化
 专 题   综合新闻   电视新闻   生活资讯   图说开化   县外媒体看开化   人文开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人文开化 > 包山书院 > 钱江源漫笔

 

钱江源头,聆听一个古老的梦

2009年10月30日 10:13

  在自然风光十分秀丽的钱江源头,莽莽苍苍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霞山的地方,古称九都,曾是浙西开化县至安徽、淳安的古道驿站。依临马金溪,山清水秀 、民风淳朴。二战时期,还是中国共产党开婺休中心县委革命根据地之一。

  霞山这个飘逸古风的乡村,差点被历史尘封。翻开地方志,很难查到这曾是一个辉煌繁荣的地方,直到最近,文物工作者和钱江源采风团的记者们在采风时发现,这里有保存较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近300幢,有商业街、祠堂、庙宇、民居等,其建筑工艺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实属少见。

  带着惊羡,带着疑问,我们沿着古道走进了霞山,欣赏霞山古韵,聆听钱江源头一个古老的梦……

  古乡的建筑如诗如画,走进古村,就像进入艺术殿堂,让你看不够、读不完……

  沿着马金至安徽的古道行走,长长的青石板路往山岭蜿蜒而去,走出两山夹峙的青云岭,顿觉豁然开朗,三面环山、一面依水的霞山古村落尽收眼底,在似一轮大弯月的盆地中,靠山而居的霞山古村被分为上下二分部。

  古村落在现代民居的包围中只见青瓦飞檐被挤兑得密密匝匝,炊烟在粉墙黛瓦间飘飘荡荡……

  不进入村庄,让人感受不到这古村的魅力,可一进古村,精美的徽派民居,壮观的祠堂、钟楼,千姿百态的砖雕、木雕、石雕等等,就像进入艺术殿堂,让你看不够、读不完……

  建于明代的爱敬堂是霞山古村最早的建筑之一,为富户郑杜乔所建,面积约760平方米,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正厅五间,次间均为五架梁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断面矩型略外弧,两端饰龙须纹双线眉月形状,并用丁头拱承托,柱础有八面形和鼓形两种,硬山顶并有封火墙。“爱敬堂”匾额为明大学士商辂题写,中间天井有股清泉潺潺涌出,常年不断,并有小虾,戏游其间,令人称奇。

  霞山上田村口的钟楼是古村最高的建筑之一。据说修建钟楼是为村前山峰定风水用。此外钟声还是族人通知集会或节日庆典的信号。明弘治年间始建,咸丰丁已年被毁,民国年间重建,座南朝北,为四方型三层木结构,面积10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内有天花,上挂明弘治铭文大钟一口。爬到钟楼最高层往外看,上下二村一览无遗,轻叩大钟,钟声悠扬,钟楼边还有一棵500年树龄古樟相伴,远远望去,景象十分秀丽。

  霞田的汪氏宗祠是古村最大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共有大戏台、大厅、后堂三进,各进间有天井,戏台重檐翘角,有藻井,五架拾梁带前卷棚,大厅五间,面阔18.2。五架梁带前卷棚后单步梁,金柱下设八面形柱础。砖砌墙,硬山顶,门面有鹿嚼草等知恩图报之类的壁画,祠堂内的牛腿、雀替雕刻精细,均为狮子戏球等瑞兽、瑞禽及花草和人物、戏曲故事等。工艺水平较高,尤其是后堂的雕刻保存完整,门前的“汪氏宗祠”和堂内“槐里堂”七个大字庄严凝重,系民国名人于右任手书。该祠堂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保持之完整实属罕见,这与村民保护、爱护文物有关。10年前该祠堂曾遭到破坏,村民们在祠堂内堆满了东西,甚至有人想搬走祠堂内的雕刻物等,由村里19位老人组成的老年协会义务地承担起保护祠堂的责任,他们整理祠堂,收回了遗失的物件。十年来,天天组织打扫卫生,轮流照看祠堂,有时晚上还要巡逻,在当地传为佳话。

  沿着村外依马金溪而建的一排建筑群与村中的民居风格不同。走近一看,都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现大多数变成了水泥路)小街仅有二三米宽,约300长,从村里延伸到村口的木桥。这就是霞山老街。

  霞山老街的店铺也属徽派建筑,建筑高二三层,多为木榫式结构。一般每户三间门面,有许多店铺用砖砌至一人高,再用木栅栏,就像现今的临街柜台,店面出檐长,梁架以雕饰精美的木斜撑,有的在楼层外梁间雕上精美的木雕灯笼。这种雕法比较少见。老街的商铺,密集紧凑,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走在狭窄的老街上,还可从石灰墙隐隐约约地发现有毛笔书写的店名的痕迹:“南货贡面”、“花酒发兑”、“南货布疋”等字样。从不同的风格能分辨出卖布、卖百货、卖肉的店家,以及酒坊、饭店等。走出街头,我们还可看到当年的古埠头,铁钩、铁链、埠头的巨石都是当年上游百姓放木排停留的用具,一座木桥连着街头往北的古道延伸……这一切都见证着古乡的商贸业十分发达,见证着老街曾有的繁华。

  老街的后面便是高墙林立的古民居了。霞山的古民居属典型的徽派建筑,结构多为二进院落式,其外观的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黑瓦白墙,马头翘角,错落有致。许多民居的门罩、门楼上都有精美的砖雕,有的辅以壁画,花、鱼、鸟、兽、人物故事都有,青石砌成的门柱、框,朴拙古雅,底部装饰的平石雕刻简洁、庄重。有几户民居门前摆着二只旗杆石墩,这显示出家里的主人当年曾中举或为官时的荣耀。推门而进,一般民居多为三合院式,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为“天井”,采光通风,也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房子里,花窗、窗棂的木雕图纹十分丰富,福禄寿禧和暗八仙等饰品比比皆是,楹柱上的木雕、马腿雕工特别精细,一些像三国演义、八仙过海等故事以及宗教 人物、山水、吉祥图案用圆雕或浮雕反映出来,镂空效果凸现,层次繁复,作品玲珑剔透,堪称一绝。大户人家的民居就显得更富丽堂皇了,曾任过民国松阳县县长的一代名医郑琴隐的房子占地近3000平方,高墙大宅院里分大小几个院落。其天井中的用薄落的青石板做成的方形蓄水缸可卸可组,主板上有花雕,此缸平时蓄水养金鱼、置假山用,发生火灾可临时作消防用水,可谓一景。天井的接水管是用烧好的陶管接成的,院内有花园、围墙、罩墙等,曲径通幽,侧房、耳房隐秘性大,有许多出口、暗道,厅堂里的雕刻还是彩雕,院内有二个石鼓,让人觉得扑朔迷离。我们还在村民郑访金家中发现了一只咸丰元年立的高约1.4、直径1.2左右的大鱼缸;在从前的财主郑酉山古宅中发现有马一浮题名“进修堂”的大匾额,屋屋相连的霞山古民居让人留连忘返。

  古乡的历史像一首动人的老歌,一壶醇美的陈酒,让你百听不厌、回味无穷……

  几天来,我们被这千年古乡的建筑群所吸引、所震撼,同时,也对她的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寻找了一些当地的长者进行交谈,查阅各类地方志及家谱等,试图解开这个边界山区古乡繁荣的世纪旧梦。

  在采访中,我们无意中发现村中的一个晒场上横卧了几块油光发亮的大石,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在石上玩耍,我们好奇地问边上的几位老人,他们告诉说,这些石头叫“唐石”,是随村而来的,说是老祖宗为了纪念唐朝开国的8位将领,一直摆在这里,可再问下去,他们也对这千年唐石不明所以。

  霞山古村的居民以汪、郑两姓为主,汪姓在霞(下)田,郑姓在上田,据“汪氏宗谱”记载,汪嵩公于公元639年(唐太宗贞观年间)迁此建村。屈指一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何迁来,民间有二个传说:一个说汪氏家族本姓江,早年在马金居住,那里有千户人家,江村有一条街从北到南,商店兴隆,有一年与邱姓的外村人相争打死了人,被邱姓状告到一个姓邱的贵妃那里,贵妃让皇上下旨灭江村九族,为保全家族,全村人一夜间将所有的江字加上一横都改成汪字,差官来到江村,只见汪姓不见江姓人,便火烧了江村,迫使江村人迁到现今的霞田,从此江姓人改为汪姓。另一传说是汪氏祖宗原是猎户,一年雪天他在打猎中发现霞山有山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他就将槐树制成的猎叉插在雪地上,向天许愿,若翌年猎叉发芽,就举村迁来;第二年他来查看时果然猎叉上发了枝芽,于是汪家迁到霞山,开垦田地,从狩猎改为农耕,取名霞田,其汪氏堂名改为槐里堂,以纪念槐猎叉的贡献。

  郑氏宗谱记载:郑姓本周宣王同母弟友,封于郑谥曰桓公,传至幽公为韩所并,子孙以周为姓……惠公(宋)迁丹山(今霞山对面石壁山)至四世。因洪水移居丹山北岸之霞山……由此可知,郑氏家族乃皇宗后裔,在霞山历史也颇长。

  千百年来,汪、郑两族均以宗族集居人口,上下相对,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传统,使两族的人既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又相互竞争,各不相让,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各显风流,产生了独特的霞山人文景观。“你有我也有,你好我比你好”,这从古建筑群的遗迹上可见一斑。这上、下两村都各有二个大祠堂(上村的大祠堂解放后被火烧毁)一个钟楼(下村的钟楼现已被毁),一个水碓等等,这种相互竞争的局面,不仅使两地的建筑不断精美,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霞山一带多出能工巧匠,据《开化工业志》记载,“明朝霞山龙村张卯生石刻甚佳。”“清朝初年,霞山汪土明是嵌螺甸(油漆)工艺的有名工匠。”加上霞山与安徽屯溪、江西等地邻近,受徽派建筑文化影响很大,因此,本地的能工巧匠经常在安徽、江西一带为当地的富人建屋,回乡后便在霞山造出连片的徽派建筑群。

  古霞山的商贸业兴盛与其地理位置、当地资源及徽商的发达有关。浙西边界崇山峻岭、交通不便,霞山地势平坦,人口居住集中,是南来北往的商贾、军士、游客在此歇息、夜宿的黄金地段;钱江源木材资源丰富,山民以砍伐木材为主要收入。马金溪是将源头成批木材运往山外的主要河流,霞山河流开阔、平缓,历来是源头齐溪等地运来的木材停留的地方。过去开化木业十分繁荣,在杭州一带开化木商众多,而霞山成了源头木材交易的集散地,本地由此出现一批木商,有的在杭州开木行,如霞山人郑松如在杭州与人合股的浙东木行十分有名,许多霞山人到源头承包山林采伐或买山权经营等。因此由木业为生的霞山人成了富贾的很多,附近徽商的发达也给霞山人带来冲击,久而久之,霞山街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兴旺繁荣起来了。

  霞山不仅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而且其文化也十分丰富,村民崇尚教育,人才辈出,并出过文、武举人多人,现代也有将军、教授、名医等等,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明朝三元宰相商辂曾与霞山结下不解之缘,相传商辂在家乡淳安建造宅舍时,霞山穷石匠张鼓石前去献艺,他超群的手艺和诚恳的为人博得了商辂的青睐,未想二人生辰八字相同,商辂便礼贤下士,与其认同年,张鼓石告诉商辂,霞山村里还有个同年名叫郑杜乔富户,于是三人又结为同年。明英宗执政时,商辂特到霞山辞别,富户郑杜乔破土建造的一幢“百梁厅”取名“永敬堂”,也正好竣工,为此大摆宴席,商辂、张鼓石、郑杜乔同坐首席。席间,郑杜乔尊商薄张之举,被商辂看在眼里,宴会后,郑杜乔请商辂撰写堂名、楹联,商辂觉得对同年写点良言诤友的文字正是时候。遂挥毫把永敬堂改为“爱敬堂”,楹联采用适合凤顶格的两句古训:“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郑杜乔深知商辂之意,从此对邻里乡亲相宾,这就是“爱敬堂”的来历。此外,霞山有“高跷竹马”的风俗,据说也是明代大学士商辂与霞山郑旦公首创的。此舞源于跳竹马,高于跳竹马,它充分利用三度空间位置,配有八匹神马,饰李世民、李治、徐茂公、秦叔宝、程咬金、薛仁贵、罗成等面谱,以慢步、小步冲跑、旋转等舞步进行,动作难度较大,在村里的节日里表演,此民间艺术在浙西开化独有,尚存会跳的人也不多了。这和村中的八块“唐石”一样都是纪念唐朝的开国元勋,二者有何干系,我们无从考证。如今霞山还有灯会、舞龙等民俗活动,文化气息浓厚。名人马一浮为财主郑酉山题写的匾额“进修堂”,因郑酉山已故并无后而难以考证,但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马一浮先生在1938年曾来开化会叶左文先生,住在 花山东麓郑宅有月余。而郑酉山在开化县城教书,可能就是这个时候,马一浮先生给题写的。

  近、现代由于战乱,霞山又成了兵家相争的地方。太平军曾在那里活动过。青云岭的青云庙墙上还留有当年新四军写的“抗日救国”的标语。第二次革命战争期间,霞山隶属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第一中心区,在张春娜、邱老金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是革命老根据地乡。解放初,区公所曾设于此,高广来等8人被反革命武装袭击而牺牲,现在乡政府所在地建有革命烈士墓。

  霞山民风淳朴,随便走到古村的哪户人家,都会得到他们热情接待,走在街巷小弄,你还会看到老人们、孩子们三五成群在一起聊天、玩耍,老人叼着旱烟眯着眼,孩子们满脸笑容……

  这就是霞山古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相信随着古建筑群的发现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这颗镶嵌在钱江源头大山深处的古明珠一定会熠熠发光。

来源: 县政协文史委 县文联  作者: 王有信 齐忠伟 王青阳  编辑: 汪东福


 相关稿件

 

 热点新闻  
1.衢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迅速响应 积极应对 开化多举措阻断疫情传播
3.全力以赴保供应 目前物资储备充足
4.“敲门行动”我先行 核酸检测战疫情
5.浙江有礼,开化有你!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
6.2022年开化春茶陆续开采
7.建起“蓝海” 乐享“红利” 开化县统筹推...
8.开化:“后厨直播+食安封签”,保障消费...
9.开化县启动巡河禁渔护水行动
10.横街社区开展 “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图片新闻 > 更多
关于本站 | 本站声明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9〕22号 浙ICP备050087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4
中共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传媒集团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开化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6521203 举报邮箱:kh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