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孩 寄 名
2009年10月29日 21:12
小 孩 寄 名
塘坞乡寄名的习俗由来已久。尤其是那些人丁不旺的农户,每户婴儿出世之后,为消灾祛病,做长辈的往往要给小孩寄名,即让婴儿另认一个父亲或母亲。寄名的对象,可能是实有其人,如老乞丐、老鳏寡孤独,也可能是古樟、巨石或其他有灵性的象征物。寄名的形式,大同小异:将婴儿的真 实姓名和生辰八字
(出生年月日时)用毛笔写在红纸上,叫寄名帖,选个黄道吉日,由长辈抱着婴儿,提着备有四色礼物的花篮送给事先物色好的寄名对象。如寄名的对象是人,花篮内的四色礼是猪肉、面条、红纸包和一套新衣服。对方收下礼物后,先把寄名帖郑重地折好放进内衣口袋里,然后接过婴儿仔细端详一番,点点头,表示认下了。接着,回赠给婴儿一只装有稻、麦、玉米、高粱、大豆的青色五谷袋,又根据家长要求,随便给小孩取一个下贱的小名,如讨饭子、懒汉坯等。如果寄名的对象是物,花篮内的四色礼是:香、纸、锡箔和斋饭。将寄名帖贴在有关物体上,烧了四色礼,带着婴儿顶礼膜拜一番,认什么物就替小孩取什么名,如樟树娜、石崖头侬等。不管认的是人还是物,四时八节都得送上四色礼,直到上丁(十六岁)才脱离关系,不过,取的贱名却管用一辈子。
来源:
风韵塘坞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