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色
2009年10月29日 20:05
基本特色
塘坞乡的祠堂,地方特色十分明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由简到繁,逐步完善。
以西庄启敬堂为例,它的前身是肇基时的香火楼,面积不足50平方米。顺治癸巳年(1653年),德成公克服难关,将香火楼改建成四方八正的仁德堂,面积扩大一倍半。嘉庆壬戌年(1802年),士林公崛起,眼见人口日繁,挤在村中的旧祠堂已满足不了村民们的需要,便主动献出门前4分4厘良田作为新的堂基,受众所托出任总指挥,由木匠出身的胞弟担任设计,兄弟携手,花了五年时间,另建了387平方米的启敬堂,并为此以身殉职,得匾“形端表正”。1957年10月,能祥、金桃等人,继承先辈遗志,趁大跃进之机,顶住压力,苦战三个月,又将启敬堂向前延伸一进,用八字形戏台填补了草门坦前的一段空白,使实用面积增加到424.8平方米。如此前后跨越三个世纪,使启敬堂形成了如今的功能和格局。这种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塘坞祠堂建设史上十分普遍。
2、就地取材,讲究质量。
从现存的塘坞祠堂可以发现,堂基所用的全是不易风化的大块花岗岩,时至今日,依然结结实实,少有塌陷。木料选择更加讲究,板壁用油质大柏木,光亮且坚固;边柱、椽、卷棚和栅板用直性杉木,桁条、小梁和大枋则用生满松明的红松,而显柱全用抗腐蚀、耐磨擦的槠、桦、栎、荆和红豆杉,跨度大的横梁、起云头的猫尼梁、拱形短梁、承托丁头以及各种雕刻精美的雀替、额枋、牛腿、倒挂狮等副件,全用清一色的古老香樟。而这类韧性好、不易裂、抗腐防蛀、有利人身健康的稀有硬木曾是当年几乎村村都有的塘坞特色树种。
3、三进俱全,内涵丰富。
塘坞古祠堂,除三座位于村口外,其余皆位于村中心,多数保有徽派建筑的风格:青砖、灰瓦、白色马头墙,雕梁画栋起门楼。从平面布局来看,这些古祠堂基本上是左右对称、层层递进,体现了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平面一般呈长方形,面积大小不一,进次也有多寡,进与进之间都有天井相隔,两边有回廊相连。第一进一般有戏台,台板灵活,随时可拆可搭;第二进为大厅,高而空广,是建筑的主体部分,显柱高大,柱础为白色花岗岩(俗称白撩),一般分鼓形、方形、八角形三种,做工特别考究;第三进有楼,梯在两侧。楼下设祖宗牌位,楼上置祠堂大鼓、龙头龙尾、宗谱玉牒及神器寿木。祠堂内或大门外,有池塘、水井,或者正面临溪,主要用于防火、放生和调节气温。大门内外,设有固定板凳,专供老年人坐着聊天。大门外,有的摆设一二对重达千斤的旗杆墩,有的设置一对固定的下马石。左右有弄巷,后面连靠山,这是塘坞祠堂的又一特色。
4、主题明确,一祠一世家。
大凡高挂于祠堂大门外额枋之上的牌匾,大多皆书“某某世家”。粗通文墨的人,远远一看,便知该村姓什么,或以什么姓氏为主姓。塘坞乡究竟有多少个姓氏,尚无确数,但通过对20座祠堂门外20块牌匾的观察,不难发现,塘坞乡以张姓为主,其次是余、汪、胡、朱、严、方、徐、叶、陈、程、刘……。这些五花八门的“世家”,出处不同,含义也不一样,但都代表了本姓本宗的旗帜和利益,他们在先祖树立起来的这种旗帜下一代又一代地凝聚着、生活着,奉行的“是同宗者,虽贫贱不弃;非同宗者,纵富贵不攀”的宗法思想。
来源:
风韵塘坞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