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与作用
2009年10月29日 20:01
功能与作用
祠堂是血脉崇拜的圣殿,祖先的象征,体现了“水有源,树有根,百姓总是父母生”的真理及与生俱来的血统观念。它与神佛有内在联系,但不同于一般的佛庙。如,西庄启敬堂供奉的是始迁祖高唐公和高、曾、祖、弥四位近亲及各支派的先灵牌位,而近在咫尺的西川庙供奉的则是余氏鼻祖平水王(即夏禹王)及两位助手——摇摆佛、童子佛。就一般功能而言,祠堂是村里同姓人血族习俗的根基和红白喜事的举办中心,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祠堂。具体说来,它有五大作用:
1、祭祖,以安先灵。
完整的祠堂,最后一进必然设立高出地面约1.5米、用来摆放祖宗牌位的狭长阁楼,俗称“太公牌”。牌位前面架一块长方形石板(或长条桌),用来摆放供品、蜡烛塔。石板的前面设大、小香炉各一座。“太公牌”中间正位摆设高出一指的始迁祖牌位,两旁依次按行第(即辈份)排列灵牌(俗称宇牌)。牌位放不下了,即以横竖的油漆灵板代替。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包括配偶)寿终正寝了,要将棺材放进厅里,请道士来“大出丧”(奏哀乐,唱道士戏,撒纸钱,点长明灯,入棺后亲人跪地顺三圈、逆三圈磨殇);“逢七”(如初七、十七、廿七)要做“七”(即邀请几个道士或和尚在祠堂里摆开场面念1~3天经文,超度亡灵);“七满”(即七七四十九天)那天,备办斋饭,上坟祭奠,请道士念经超度,然后大开祠堂中门,长子披麻带孝,手持灵牌领先,其他人则头戴白布号头,手持信香,哭哭啼啼,鱼贯而入,庄严肃穆地送他(她)归祠堂,也叫“上堂”。如无专门宇牌,可在焚香烧纸、道士诵经时,用毛笔在灵板上登记死者名讳。若灵板上也写满了,可见缝插针,或将最早的名单揩掉,换上你要写的死者名字。手续办完了,然后郑重交代一声:“某某,您安息吧!”。若未满六十而亡,称夭折,无须在祠堂里大出丧,更无须将灵魂送归祠堂。每年的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是祭祖拜太公的中心环节。每当此时,各种太公画像依次悬挂在祠堂当中板壁上,供子孙们正月初一进入挂纸放鞭炮,瞻仰尊容,寄托哀思,谓之向“大人家”拜年。此外,各村各姓还有约定俗成的拜年日(兼添丁上世系)和迎灯日,以及做功德、放焰口、接龙求雨、为死人做蘸、为活人祈福,还有清明还土、中秋舞香龙等大型季节性的封建迷信活动也都离不开祠堂。
2、见证婚嫁。
旧时,娶与嫁,是一男一女的终身大事,非同小可,都要无条件地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必须要堂而皇之地在自己祠堂里公开进行,必须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完成“卡八字”、“换庚帖”。而姑娘上轿前,则要穿新衣,换新鞋,一切从“新”开始,且必须在女方祠堂里隆重举行告别仪式。由父母送进祠堂,由族长下令“发轿”,嫁妆上的封条必须写上女方祠堂名(如孝思堂谨封)。厅众厅众,厅是众的,表明临嫁的女子也是大家“众”的,以后出了事,娘家人便可兴师动众来向男方问罪。
3、正俗教化。
旧社会,强力推行正俗教化——按照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去正风俗、敦教化,务必使人人都有“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思想。谁违反了,就是大逆不道,就得受到族规宗法的严厉惩罚,而执行这种惩罚的场所就是祠堂。譬如,光绪年间,洪田村有个外号叫阿什么树的汉子,以下犯上,动手打了老叔,就当场被拖到庆善堂里用绳子吊起来,由族长公公拿三根捆在一起的竹枝先打第一手,然后由族众轮流抽打,直到他痛得呼天喊地,愿意赔礼道歉为止。民国初期,西庄有个余氏子孙虐待伯母,犯了“大不敬”之罪,被人举报,好事者马上跑到厅楼上将好好的祠堂鼓鼓皮用刀圈掉,然后由族长作主,以一儆百,罚他出钱重做一个新鼓。同时,还责令他当众跪在祖宗面前认罪服法,保证不再重犯。
4、演戏等文艺活动。
每逢盛大节日或红白喜庆,农村里都要请班子在祠堂里搭台演戏。这方面,低朱村的鉴德堂最为突出。该村位居高朱、张家、山头、胡家、荆畈等五社中心,地势平坦,村民向来对演戏、看戏特别感兴趣。凡有戏剧班子或文艺宣传队进乡,都要想方设法招引进村,请进祠堂。那些七老八十的老戏迷听说有戏(尤其是古装戏),往往来不及吃饭,指令孙辈们抢先把凳子椅子搬进祠堂,排成一行行,自己则嘴上含着竹烟筒,主动站出来维持剧场秩序,等待耳熟能详的拗台鼓响起。一旦正戏出台,马上各就各位,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观看,哪怕是听过看过千遍万遍,也从不嫌弃,更不会打瞌睡。除此之外,过去村里没有专门的大会堂,族人一般都在祠堂里聚会;大规模的拜寿仪式、寿宴婚宴,往往都在祠堂里举行;会修宗谱、老佛开光、起五昌护龙等也都以祠堂为中心。
5、祠堂的未来
任何建筑、家庭活动,都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力量。朱熹在《家礼》中立祠堂之制的同时提出“置祭田”,作为维持祠堂、家族活动的经济基础,这是很有远见的建议,所以得到普遍采纳。在我们塘坞乡,凡有祠堂的村庄,都成立了“祠堂众”——纯属是保障祠堂开支的经济组织,它不仅拥有一定数量的祭田祭地,还有相当多的祭山祭林——村后来龙、村前禁山就是为此设置的。年年冬至祭祖时,吃的用的都由此开支,群众戏称为“胀饭冬至”。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民间组织“祠堂众”列为死地主,所有的祭田被分掉了,名目繁多的祭山祭地也同样不复存在。祠堂失去了经济基础,“无利不起早”的村民们,得不到适当报酬,光靠血缘去维系是无济于事的,这是导致祠堂衰败、“众牛无栏”的根本原因。要改变祠堂未来的命运,再置祭田是不可能的,光靠政府重视或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众事众办,由祠堂本身去找出路。最好的办法,挖掘潜力,要依靠祠堂去养活祠堂
随着时代的变迁,祠堂的命运也正在随之改变——由神圣的祭祀殿堂向世俗娱乐场所转化。以矿山攸叙堂为例,解放初期破除迷信,拆除了灵台,公开的祭祖活动被迫停止了。移风易俗,破旧立新,所有在祠堂里举行、与迷信沾上边的活动也随之取消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为了扫除文盲,祠堂变成了学校。吃大食堂那几年,祠堂变成厨房、餐厅、仓库或养猪场。文革时,祠堂遭到大劫难,所有的牌匾均被打碎烧毁,所有的人物雕塑也被砍了头,藏放在厅楼上的胡氏宗谱被付之一炷。有的人想管不敢管,地面
上杂草丛生,太公牌一片狼藉。戏台底、东西厢房均被改建成牛栏,供生产队关牛,粪便满地,臭气熏天。戏台上、阁楼上没有空缝,都堆放着老年人的棺材寿木。明堂边,私人放稻桶、打稻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三进改建成茶厂,火烧烟熏,机声隆隆,祖宗不得安宁。长久没人管,到处都是漏,桁条腐烂,梁柱虫蛀,祠堂摇摇欲坠。后来大家提提意见,经过几次小修,勉强延缓了下来。可村里人造房子,没地方退步,祠堂做作场,木料堆满,火险十分严重。直至公元二00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县政府送了“开化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群众懂得了祠堂存在的客观价值,出现自发管理的实际行动,多年失去笑容的祠堂才慢慢恢复生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祠堂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恰好成为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再也不仅仅是供设祖先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
动、执行族规家法及议事、宴饮的地点了。现在没有集体社屋,祠堂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每到传统节日,特别是元宵闹灯、清明还土、端午除邪、中秋舞龙、七月三十拜太公,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家在祠堂里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欢乐和对太公太婆无拘无束的行使孝意。遇上老人寿辰,孝顺儿孙出钱放几场电影或演上几天几夜的戏,也是常有的事。
正大村的老年协会也设在祠堂里,平时或农闲季节,老年人会自发地聚集到祠堂里谈天说地,交流经验,或举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打乒乓球、打扑克、玩棋牌、搓麻将……,双休日,中青年及小朋友们也会涌进祠堂说说唱唱,读读看看,或跳舞,或跳橡皮筋、踢毽子、捉迷藏等,凡可娱乐的东西,畅开大门,尽可在祠堂里展示出来,再也不是单纯的血脉圣殿了,因而被县里授予“特色文化村”的光荣称号。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此,我们着力发掘底蕴深厚的祠堂文化,充分展示了古老祠堂的无穷魅力和美好前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长抑短,古为今用,认真挖掘、整理祠堂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掌握和运用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让沉默、冷落多年的古老祠堂焕发青春,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扬光荣传统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
风韵塘坞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