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张、汪氏宗谱资料
2009年10月29日 19:47
附录三:
朱、张、汪氏宗谱资料
(一)朱姓
1、始祖播公十八世孙朱庆同,于明永乐间(1403-1424年)由十一都横岭底卜居于八都麻车。越十一世,国寿公于乾隆丙子年(1756年)迁上麻车,疏泉凿石,治为爽垲之堂以居焉。(录自《麻车续修谱序》)
2、自播公九世孙钝公迁马金(后山),越七世,即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八公、九公始迁(八都)上锡、洪田朱鉴坞。不数世,以孙枝畅茂,由洪田散处近地者,如,智公则徙湖田,其长孙镐公转徙曹坂。未几,仁公次支亦徙学山。其后(即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国秀公辈亦析居(九圣庙下)田里,然,距祖家不满数武,鸡犬相闻,邻烟在望。(录自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洪田派续修宗谱序》卷之十)。
3、九圣庙建于宋德祜乙亥岁(1275年),元泰定三年(1326年)修之。初为洪氏庙社,,厥后式微,洪田朱氏与田里张氏乃合奉之。庙址鹤形,奉九圣(汪王的九个儿子)为社,汪王(越国公)主之。诗云:一代肤功金紫贵,全家血食姓名香。
4、三世祖景福公,字伯臻,鼎公嗣也。雅负志节,倜傥不群,喜习《孙吴家言》。开平元年(907年)吴越王钱liu封朱景福为金吾上将使,号称金吾世家。
洪田及田里里居图引
且自观其流泉,咏于大雅,标厥宅里,载自周书,窃叹古先达人恒重视。夫里居苟为名胜之区,虽遐陬僻壤,必将有以表而彰之也。八都洪田为北乡名里,予常过其地,见夫山势磅礴而雄伟,溪流合抱而湾环。笏列者南屏,绣错者沃野。宝镜荧煌,则月临寒沼也;珠声错落,则露滴修篁也。山之腰,樵歌唱晚;涧之畔,雅琴来徐。盖其景,洵佳矣!而上朔卜居之祖,则自八、九二公始,由后山迁居于此。厥后,国秀公析居于田里。由此,寝昌寝炽。如,仁公之后,转徙学山(高朱);智公之后,转徙湖田(张家)、曹坂(低朱),各有宁居矣。而洪田、田里,世席(袭)旧居,秀读庸耕,于今为烈,是虽人杰,抑亦地灵之一徵也。(鹤松刘志立敬志)
学山曹坂湖田里居图引
自来里有英奇,水亦增其色;地储名胜,人物实秉其灵。所以神大禹者,兢推石纽;祝子罕者,亦咏泽门。地虽以人显,人亦以地灵也。朱氏自智公迁居湖田(张家),生二子:长镐公,次每(金字旁)公,世袭旧居。镐公复由湖田徙居曹坂(低朱),而学山(高朱)则仁公后裔绍柏公始迁也。其衡宇相望,湖田、曹坂,固相距不远,而曹坂与学山,实又同居一处,而仅别其地之名耳……今观其里居,山雄而伟,水秀而清,玉屏拱列,金带环抱。石窟著潜龙之异,寨降标插汉之奇。又以乔木围其后,碧潭汇其前。凡诸佳景,屈指可数,益信精华蔚萃,而人文之鹊起者,未有艾也。(韩山张锦拜志)
(二)张姓
湖田(张家)南山堂画公派世系
按:予族始祖讳画公,字计臣,与多公、颉公,俱系本邑九里坑旬(反王旁)公之子、邺公之四世孙也。当宋季(北宋1086-1127年间),多公则被斥,归隐张家村;颉公则以游学,迁于遂邑郭村;画公(1086-1149年)越境择邻,旋复梓里。迨三世孙元方公(1157年)闲游茅坂,爱其门前活水,环带西流,山光掩映,以为此疆彼界皆乐土耳。遂不惜重资,置售李氏基址,始卜筑(居)于茅坂之园。厥后,人文丕振,更扩基于湖田之上,故曰“湖田”。迄今瓜瓞绵绵,正兴未艾,积德昌后,不其然乎?是为引。
裔孙九缮、理茂等辑 道光三十年(1850年)岁在庚戌
附:
汉高祖七年(?-200年)正月初三,《留侯文成公敕命》曰:“……尔国师张良,才高德懋,识远谋深。竭一心,以扶新运;宣大力,而创丕基。克当重任,无忝元勋。兹特进封留侯……”
“我张氏,自(后唐同光间进士,官拜江东提刑)成业(邺)公由婺州(金华)迁居音铿(坑),而后四散……”
“题张氏谱首律诗一首:奉观先牒起遐思,南北家乘续旧支。一脉祖孙无异姓,千年昭穆似同时。蒸尝共守唐臣庙,金石犹存宋诰辞。惟愿族人崇孝敬,莫将身世负君师”。 (录自《张氏宗谱》卷 一
“题张氏谱首联句:传家至宝惟斯举,睦族良图赖此书。(岳飞)”
(三)汪姓
汪华,新安人,陈至德四年(586年)正月十七日生,唐武德四年(621年)九月二十日封越国公。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三月三日薨于长安,享年64岁。昔鲁成公黑肱之子,长曰“午”,次曰“汪”。成公卒,午立为囊公,而汪,食采于颖川,是为汪姓之始祖。越六十一世,希公迁开化汪山。越八世,本公由汪山而迁八都上锡汪家村。越六世,文晟公生三子,曰:贵、贤、能。(良)贵公迁厚塘,(良)贤公迁庄山,(良)能公迁龙阜。(《孝思堂记》见《血脉的圣殿》附)
来源:
风韵塘坞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