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鉴德堂记
2009年10月29日 18:34
朱家鉴德堂记
鉴德堂是朱家中门厅的堂名,座落于村子的心脏地段,座西朝东,单层。全厅由46根天柱支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进。中间是个大天井,采光亮度极佳。左右两侧有回廊。共有五扇门,中间为大门,两旁及左右回廊各开一扇小门,出入极为便利。大门外、围墙内,有100平方米的院子,两道大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鉴德堂建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朝崇祯(朱家祖先二十六世)以前,当时全村分为三“门”,本厅处在中门,一直延续到民国已已年(1929年)才拆掉重建,其中的正堂(四根大天柱、两根美女梁和大照明)仍原封不动地屹立在原来的位置上。
拆建前的老厅堂,在布局上跟周边村的厅堂没有什么两样,皆为联体建筑(第一、第二进为厅堂、第三进为祠堂)。大概是为了突出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新建的大厅不再保留宗祠性质,而将供奉祖宗牌位的祠堂另建于村后的小山坡上,取名树德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拆祠堂建小学)。通过“两堂”分设,行使各种功能时就不再产生冲突。新建的鉴德堂,沿袭旧名,使用的空间上拓宽了,功能相对集中,更有利于大型演出活动,这不能不说是祖先们超前意识的反映。它扩容的积极意义还在于:朱家村地处“五社”的中心,上游是胡家,山头,下游是高朱,张家。这五个自然村首尾相接,形同一体,只要鉴得堂锣鼓一响,村民即刻趋之若鹜。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这里云集了各色各样的文艺团体,戏班子此来彼往络绎不绝。有来自安徽的、绍兴的、金华的、淳安的,还有本县各乡镇的。从剧种上看,有京剧、徽剧、越剧、婺剧、睦剧等。戏班的名称有老福林班、新福林班、女儿班、的笃班、花鼓班、三脚班……最有名的是演京剧的老福林班,他们在鉴德堂上演的频率最高,影响最大,这里简直成了他们的老根据地。每到淡季,别处无人请演,他们又不请自到,说是“回家”了。彼此相濡以沫,感情益深,有的演职员就与当地村民结为知己。例如,外号叫“歙县佬”的班主与朱家村的朱德福就是一对情同手足的至交。朱德福家景一般,文化不高,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但他仗义疏财,为人热情大方。有一次班主“歙县佬”在经济上陷入困境,一时周转不过来,他就鼎力相助,帮他度过难关。其次是喜闻乐见的淳安睦剧,多个睦剧团都在此登过台、亮过相,有的一演就是一个多月,而且持续不断。还有一个叫“兰溪班”的,那年来此演出,正好是青黄不接的缺粮期,没有外地来请演,就长期在鉴德堂驻扎。村民们倾其所有,为剧团提供湿麦子(是刚从地里收割回来的鲜湿麦,村民自己也是缺粮而正等小麦下锅),演职员们自己推手磨碾碎,煮羹充饥,晚场戏照演不误。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朱家村的民众由于长期不断地沉浸在戏剧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艺术细胞被渐渐调动起来,许多人由外行变为内行。虽不敢说像钟子期那样知音于俞伯牙,但至少热衷于戏剧,看出点名堂,他们不时地哼上几句,甚至即兴唱上几段,聊以自娱,就连一对哑巴兄弟也能模仿戏剧动作指手划脚翩翩起舞。受戏剧熏陶之深,可见一斑。说到戏迷,最典型的是朱福,他一不赌,二不嫖,看得走火入魔,往往戏班唱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有一次,老福林班要到淳安县城去演唱,他就肩着雨伞尾随跟去。
戏看多了,门道逐渐熟悉了,对戏剧乃至对艺人的谈资也就多了。村民们谈论最多的是“老福林班”,当时有人根据部分演员的特长编了一首顺口溜:“杨古擅跳,石龙擅叫,春德擅笑”。对于一批艺人的演技更是称赞有加,例如,法法小生浑身都是戏,音坑侬大花脸嗓音如铜钟,麻子正生演《击鼓骂曹》中的弥横,身着短裤,光着全身,即使寒冬腊月,也是演得大汗淋漓,台下观众无不拍手叫绝。有人说,在鉴德堂演戏,格外出戏。此话不假。理由是:戏台样式好,演员们把台下的观众引为知音,尽量施展才华,所以出戏。
鉴德堂吸引戏班的又一个原因,是这里的社会环境平稳。当时,戏班最担心的是治安问题。如果出现闹事,人身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而在这里,他们可以高枕无忧。
这里的观众,大都讲文明懂礼貌,看戏很投入,即使在农忙季节,只要听到鉴德堂锣鼓一响,附近农民随即停下手中的活计,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有一批本村戏迷,连吃饭都舍不得离开剧场,就在场内的饭摊上(排挡)吃饭。演出期间,各种商贩都来此设摊营业,鉴德堂里摆不下,就摆到村中的大通道两旁,从村北头一溜子摆到村南头,熙熙攘攘,甚是热闹。
不同的历史时期,鉴德堂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如果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主要是承载演艺活动,那么,共和国成立以后,既承载各种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又容纳各类演艺活动蓬蓬勃勃地继续开展,以他特有的魅力,出色地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鉴德堂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见证着古往今来。自2008年1月被县文化局立为文物保护点后,品位得到了相应的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他所起的作用必将更大。
来源:
风韵塘坞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