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面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25日 15:58
大溪边乡阳坑口村索面加工在农村广泛应用、食用。是阳坑口村里的一项农副产品加工的特殊技术。村里人人会加工,年纪大的把技术一代代传下辈。从古至今有几百年历史。四面八方的顾客都赶来本村售购,供不应求,是送亲朋好友有上等佳品,全县闻名。
每年下半年9月份,村里就有人开始加工了,因为这时节适应做丝面的温度。做丝面工艺特殊:先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古时用牛磨,把磨出的粉放在筛子里筛过,筛子是长方形的,放在很大的四方形的大木盆上,用人工踏筛子,发出那“啼哒啼,啼哒啼”的音乐。后又用水碓磨米,经过好几道筛过,麦粉质量好,做起来的丝面特好。现全用麻粉机磨粉。
做丝面先在面粉里加水,比例为100:15左右,再加适量的食盐,按天气加盐,温度高比例要高些,一般比例为100:6左右,否则加工出来的丝面就不合口味。把拌好后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手左右使劲揉,揉成粉块,然后用面棒压成长面块,再用面刀砌成大条面,又用手工慢压,压成一条条的小面条,后放到面缸里,围成一圈一圈,中间用小量面粉隔开,使面条不沾。用油纸盖好,防冻防干,第二天凌晨3点钟就开工,把小面条从缸里抽出,盘在2根小竹竿上,每2根小竹竿上围30根以上的面条,上好后放在面箱里,挂垂,使面条自然拉长。再过几小时后,把2根小竹竿围成的面条插到凉面架上,师傅们用手慢慢下拉,拉成又细又长的丝面,把一根小竹竿插在面架下横木上,然后把面架搬到门口石坦上去晾干、晒干,下午3-4点钟左右,收面,把丝面收下圈成后用红纸小条沾紧,出售。
(申报单位:大溪边乡阳坑口村)
来源:
开化县文广局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