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鱼养殖技艺
2009年10月25日 15:44
长虹乡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位于浙江省开化县西北端,全乡境内群山起伏,树木郁郁葱葱,风景十分秀丽。来到长虹,奇山秀景使你满饱眼福,让你留连忘返,但更令人称奇的是长虹的鱼。
说起鱼,人们总是联想起水。大海里、江河中、湖泊内,那水的世界才是鱼儿养育生长的地方。在长虹这个山的世界,应该和鱼没多大关联。可长虹这地方却是山越高,鱼就越好。原来在那高山密林处有的是泉水,那泉水从地壳深处流出。若是夏天,你把手浸在泉水中,顿感冰凉,喝一口有些甘甜。若是寒冬,泉水却冒着微微热气,据说那水中含有山的灵气。养出鱼来,味儿鲜,十分滋补。
长虹人聊起鱼来总是头头是道,养鱼、观鱼、钓鱼、捉鱼、烧鱼、蒸鱼、煮鱼、送鱼等等。这些鱼文化他们个个如数家珍`,说起来没完没了。据说早在1300多年前也就是在唐代,长虹人即开始人工养鱼,所以长虹人把养的鱼统称为“唐鱼”。都说美国有条唐人街,这里有个唐鱼乡。长虹的唐鱼很有名气,记得1985年《中国农民报》就以“高山鱼乡”为题,详细报道了长虹乡高田坑村唐鱼的养殖情况。
中秋节后便是开始养鱼的季节,各家各户到高山密林中寻找山泉。据说这山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村民们把山泉引到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筑起一串串水池,水深两尺有余。池底砌有拳头大小的山石,山泉流入池中清澈见底。空闲时在池边观鱼,看鱼儿在池中游嘻,十分惬意。
用这山泉养鱼,鱼长得很慢,起码要养三至五年才能食用,但村民一般每年中秋都要捉鱼过节,而后又添加小鱼,如此循环,以保每年有鱼过节。原先捉鱼都在中秋节进行,捉鱼时轻轻把鱼网起,不能伤到鱼。把捉起的鱼用稻草绳捆住脖子,取意“五谷有余”。这样捆着的鱼用小扁担挑上十里八里的仍然活蹦乱跳。中秋节这天的鱼脑髓最满,吃了最补身子。现在每逢过年过节,或是招待贵客,村民们都会烧鱼,这是这里的最高礼仪。送鱼也有讲究,女婿要选家中最长的鱼送给岳父岳母。女婿送的鱼越大,岳父岳母就越觉得有面子。
长虹人捉鱼时有它特有的要求,烧鱼、吃鱼也特讲究。把鱼剖好后,先割下鱼头鱼尾放入盆中,加入三片生姜、几许冰糖,用纹火清炖,最为补人。据说,这样的鱼有利于病体恢复,头昏脑痛的人一吃就灵。鱼有各种烧法,有清水煮鱼、清炖鱼、蒸粉鱼、清蒸鱼、红烧鱼等,营养丰富,是村民门十分喜爱的补身佳品。
提起长虹鱼特殊的营养价值,村民们总是要说起长虹乡北源村宋代状元程宿吃鱼的故事。据说,程宿母亲怀孕和哺乳时,每三天都要食用一条长虹鱼。程宿断奶后,其母亲也是隔三两天便为他烧鱼,所以程宿特别聪明,十八岁时(端拱元年,即988年)就中状元,成为衢州市第一个状元。
长虹人利用山泉养鱼,一千多年来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鱼文化。他们养鱼、爱鱼,吟诗作画也离不开鱼。如在110多年前的程氏家谱中的八首诗中,就有三首是关于长虹鱼的诗句。如长虹乡田坑村石鹅贩的程典(清代秀才)所作的:
汇溪垂钓(汇溪,如今田坑桥头)
古台垂钓想当年 严子清高果孰传
幸得印峰双涧合 几同富濑一崖悬
蓑衣风味羊裘外 汇泽襟怀渭水前
华月满溪鲈正羹 闲中对酌酒中仙
长虹乡西坑村程午云(清代拔贡)所作的《澄潭月印》:
澄潭月印
东陵如画机空潭 翠蔼澄清上下涵
月印波心形划一 山横溪畔影成三
夜渔惯向银河醉 晓容聊将宝镜耽
日出旗峰辉五色 轮光双浴两重含。
陈荫棠所作的《鹅畈游春》,(鹅畈是长虹乡田坑村石鹅畈一景点)。
鹅畈游春
骚坛韵士竟何之 鹅畈偕游得句时
鸟语花香都入妙 牧童野叟也催诗
茶歌西坞藏春色 渔唱东溪醉客颐
桃李芳园乘兴会 天伦叙乐莫教迟
长虹特殊的山泉养出特别营养美味的鱼,祖祖辈辈也只有长虹人独自享用,山外的城里人少有这样的福气。但近年来,当地政府引导村民们扩大养殖面积,增加养鱼的产量。长虹人利用高山密林中的山泉,采取祖传的养鱼技术,养出更多的特色鱼,让从城里来的客人好好地品尝长虹泉水鱼。
(申报单位:长虹乡文化站)
来源:
开化县文广局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