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开化气糕溯源

2016年5月24日 15:16

  开化气糕的历史极为悠久,究竟始发于何时,已难追其源。

  现存的七部古、近代《开化县志》,仅民国三十八年《开化县志稿·风俗·饮食》对气糕有只言片语的记载:“重阳,则以米和水磨浆,蒸为气糕食之。”1984年出版的《金华地区风俗志》开化风俗志上记载:“七月半以食气糕为多。”1986年,全国启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由此产生的88版《开化县志》二十一编一章一、二节有丁点记录:“饮食与节日有关……七月半吃汽糕、豆腐干。”“开化俗称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七月半。此俗沿袭至今,迷信活动已消除,乡村一般以吃蒸汽糕为多。”

  这里有两处与民国《县志稿》不尽相同:一是时间不同,二是气糕的“气”字换成了“汽”字。简单的解释是,开化百姓自古延续“七月半”吃气糕的习俗。民国《县志稿》编修者龚壮甫先生自幼外出求学,对开化民俗有些许记忆上的偏差本不足为奇;且民国《县志稿》未能修订出版,将“中元”误记成“重阳”亦是可能的。至于“气”和“汽”字,查《辞海》,气,有指阴﹑阳﹑风﹑雨﹑晦﹑明等自然气候变化现象的“六气”,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气的“三气”,以及五脏之气、五行之气、五方之气、平和之气、和顺之气和至大至刚之气等等。而“汽”则多与现代工业相关,如汽车、汽水、蒸汽机、汽化、汽油、汽暖等。龚壮甫先生用“气”字,应该更符合对开化气糕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描述。

  自古志书不记小事,开化气糕作为民间日常小吃,民国《县志稿》能将它记录下来已实属难得。那么开化气糕究竟起源于何时呢?这就要在开化人口集散的时间节点中寻找端倪了。

  开化有史可查有人类生活的时间为4500年前,此时尚处于新石器时代,茹毛饮血、打牙漆齿。春秋时,北姑蔑南迁到以龙游为中心的浙西地区,南迁的先民带来一种与开化气糕的做法极为相近的“粟米粥”。秦汉时期,南姑蔑消亡,百姓散落成“山越”,此时出现了以洼坑为磨齿的最初的石磨。三国末年,东吴名将贺齐平定开化山越,石磨也发展到斜线型磨齿的成熟阶段。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五代入迁开化者达十四族,大多为古徽州先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工具。两宋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有石磨,有稻米,有“粟米粥”为底子,开化气糕的形成条件已经具备。这里所缺的只有具体的时间节点,还有就是以祭祀为目的的精神层面的解释。

  民间习俗形成的时间节点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应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改良、沉淀的结果。开化气糕具有松、软、不伤牙的特点,很适合老年人食用。久而久之,做气糕与孝敬老人划上了等号。重阳节是老人节,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馃之类,也就是吃重阳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也许,开化人便是将气糕作为重阳糕而使之流传至今的吧。至于后来又将它放在中元节祭祀,或者是因为制作气糕主要原料是七月半熟的籼谷而不是重阳节熟的糯谷。龚壮甫先生学贯古今,他的笔误也许还是有意为之。

  开化气糕究竟发源于何时,很难下一个定论。开化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建县。按开化历史的发展脉络看,气糕大致应该是发端于唐、五代间,成型于两宋,发展于明清。至于其日趋成熟的祭祀规则,则是历代社会不同的和相同的价值观赋予给它的的文化内涵。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说过一句话:“马祖就是马祖,不需要考证!”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吴德良    编辑: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