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开化:修复废弃矿山生态环境

2016年5月23日 10:51

  开化县芹阳办事处岔里村被青山环抱,但山后,曾是石煤矿点、被整治过多次的大山坞矿尾水仍会将山谷小涧带来一层黄黄的底色。5月20日上午,岔里村村民主任王美顺和往常一样来到大山坞矿尾水治理工程现场巡查,赶进度,“处理池主体已经完工,窨井也基本建设完成,正在加紧矿尾水接管和沟渠施工,8月份就能使用了。”

  开化石煤资源丰富,在“靠山吃山”的老传统里,石煤矿曾遍布开化,2000年左右,开化提出“生态立县”之后,石煤等矿山逐渐被关闭,至今开化已经全面关闭矿山。但石煤矿矿尾水富含硫、铁等矿物质,酸碱度很高,易破坏环境,给“五水共治”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2015年,开化提出3年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30处矿尾水治理点,着力实施废弃矿山、矿井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矿尾水治理工程,改善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按照“宜林则林,宜地则地”原则,科学合理选择生态治理方式和技术工艺,实现治理效果和经济效果双赢。

  在大山坞矿尾水治理点,30多亩土地已经平整好,等待复种。“原来别说庄稼,连草都长不出来,大片土地都荒了。”王美顺介绍,“矿尾水治理工程建成使用后,把污水统一接入处理设施,再经过氧化、中和等一系列处理后排放,就不会破坏周边土地。”

  开化县敢于大胆投入建设矿尾水治理工程,得益于试点的成功。3年前,该县在音坑乡儒山村率先使用了“天然氧化沉淀+滤料中和+生态塘”的治理技术,如今堪称范本。“我们这里的矿山关停十几年了,水底一直就是黄的,这两年才好起来。”村民汪香娥说,“那时种田还要花钱取水灌溉,现在可以直接从上面的水池里引水。”

  汪香娥说的水池,是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生态塘。塘边有花坛、绿化步道,一派生态花园景象。上游的山谷里有5层处理池,黄色的矿尾水流出山,先在池里转上两百多道弯,经过氧化、沉淀,再与池里放置的蚌壳、石灰石等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层层净化后,最终汇入塘中。

  开化县环保局党组成员、生态办副主任廖伟俊介绍,截至目前,开化累计完成121处废弃矿洞封堵治理,10多处矿尾水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位于矿区周边20余个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徐祝安 程磊 汪东福    编辑: 姚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