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健:十年磨一剑 “复活”开化纸
虾米君:汪东福黄宏健:十年磨一剑“复活”开化纸9月6日,位于华埠镇朝阳村的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一家白墙青瓦的院落里,淡淡的纸浆气味扑面而来。开化县民建会员——开化纸技艺传承人黄宏健正拿着刚造出的新纸样反复端详,认真地对比纤维与纸性。
史料记载,开化纸又称“藤纸”“开花纸”“桃花纸”。它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其耐老化、寿命长、细腻洁白、帘纹不显、温软柔润而风靡朝野,为中国古纸之极品,是明清最名贵的宫廷书籍用纸。盛极一时的开化纸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因为太平军盘踞浙西等战乱影响,加之造纸核心原料枯竭、机器制纸的冲击等,开化纸造纸技艺逐渐没落中断。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宏健与开化纸相遇,从此,便全身心投入到开化纸的重生与复兴事业中。
刚开始,黄宏健和妻子用高压锅等厨具在自家饭店的厨房试验造纸,试制的纸张比较粗糙。但他没有气馁,每天寻访求艺,踏遍山野找寻原料,白天调查、做试验,晚上则翻阅书籍、查阅史志,自学造纸课程,短短三四年时间就花光了二十多年积攒的数十万元。“那时候,我们是咬紧牙关挺过来的,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黄宏健说。
2017年初,在县委、县政府政府牵线搭桥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的院士工作站在我县正式启用。有了复旦团队的科技支撑,黄宏健信心倍增,加快了研究步伐。如今,黄宏健所造的开化纸纸性已与古代开化纸高度接近,纸张模拟老化试验数据达到2825年。
制造一张手工纸需要七十二道精细工艺。在开化纸“复活”过程中,黄宏健孜孜不倦、百折不挠,把这一传统手工纸技艺发扬光大。在典籍印刷用纸基础上,黄宏健相继开发出古籍修复用纸、书画用纸、版画用纸等纸种,收获一系列成果。2018年,他成功研制出1.6克每平方米修复用纸,步入古籍修复用纸的行业前沿。
2018年,黄宏健成为民建开化县支部会员,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作出自己的贡献。2018年12月,黄宏健获第六届“最美开化人”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19年1月,获第七届“最美衢州人”提名奖;2019年5月,被评为衢州市劳动模范;2020年5月,获浙江省百名“科技追梦人”荣誉称号;2020年,获衢州市统一战线领域“杰出工匠(大师)”荣誉称号;2021年5月,获开化县第六届拔尖人才称号。
消逝百年的开化纸,因为黄宏健高擎的理想火炬,而燃起了重生与复兴的希望。2019年5月,开化纸印制的雕版凹印作品《帆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邮展上展出,实现中国造纸在国际邮展上的零突破。2020年,开化纸与思想跨越千年的儒家圣人孔子形象完美结合的首件文创作品正式亮相,成为“衢州有礼”城市品牌的又一文创典藏精品。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开放,馆内展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包含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其中,凹版印刷作品《红船,一大会址,天安门》引起不少参观者的关注——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天安门等图纹精细的版画,印在细腻洁白的纸上,“红色足迹”镌刻清晰。作品采用的纸张,正是黄宏健制作的中国手工纸开化纸。
“我要精益求精,让开化纸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手工纸的优秀代表。”望着古法造纸流水线,黄宏健透露出坚定的眼神。
虾米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