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詹渭钱:做敢吃“螃蟹"的人

2015年12月18日 14:49

  在音坑乡明廉村临溪的田畈上,远远就能望见一片竹林。在这块平坦的田畈上为何会种植了近40亩的竹子呢?其实这就是一块菜园地,近段时间,每天都能从这里挖出百来斤的竹笋,然后被配送到县城的各个酒店。

  12月14日,在音坑乡官塘毛竹专业合作社社长詹渭钱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这片低矮的竹林。仔细一看,这里的竹子没有毛竹粗壮高大,但挖出来的笋却也短壮鲜嫩。“2009年,作为‘山海协作’的一个项目,临安市出种苗、出技术,无偿帮扶发展雷竹基地。”詹渭钱介绍。

  由于发展雷竹基地有2年多的植竹造林期,当时村民们大多持观望的态度,詹渭钱对竹子情有独钟,于是他便成为种雷竹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詹渭钱说:“位于明廉村的这块雷竹基地出笋已有3年。去年的丰产期,这块地里每天能挖出1600斤左右的雷笋。”

  有优质的种苗,有临安专家的指导,雷竹的种植不成问题。然而,这块雷竹基地并没有给詹渭钱带来可观的收益。“由于基本都是雇人管理,刨去人工费、管护费、肥料费等,基本能收支平衡。”詹渭钱说。这“不赚钱的买卖”提早收手才是明智之举,詹渭钱却没有放弃,相反地,前年又在下淤村发展了30余亩的雷竹基地。

  詹渭钱是个明白人,心里也早有了盘算。“雷竹浑身都是宝,叶子也是钱。”詹渭钱说,集约经营的雷竹笋用林,每亩的年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而现在詹渭钱还只是利用了雷笋的食用价值。如果规模上去了,品牌打响了,下游产业丰富了,雷竹的经济效益才能被充分挖掘。

  今年,詹渭钱将原先流转来的10余亩土地还给了村民,连带着抚育了6年的雷竹,只要求村民负责雷竹的田间管护,詹渭钱按市场价收购,这比种粮食可划算得多。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带领他们增收致富,这是詹渭钱真正的想法,这也是让雷竹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的好办法。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胡绍康    编辑: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