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泥水匠 油漆工 赤脚医生 7位农民组建了我市唯一的乒乓球俱乐部

2015年11月23日 09:16

  在开化的一个小山村里,有这样7位村民,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当中有泥水匠、油漆工、赤脚医生、村邮站负责人。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乒乓之梦。因为这个梦想他们走到了一起,组建了一个农民乒乓球俱乐部——底本乒乓球俱乐部。这不仅是我县唯一一个农民乒乓球俱乐部,也是目前衢州市唯一一个农民乒乓球俱乐部。“在全县所有的乒乓球俱乐部里面,他们水平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体育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县体育局局长郑依君评价道。

从左至右:郑贤林、陈绍刚,郑承辉,徐素媛,余小民,陈良顺,徐小中

  自己掏钱组织打联赛

  郑贤林,今年49岁,是音坑底本农民乒乓球俱乐部的领队。“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打乒乓球,但是由于条件有限后来也就放下了。大约在2003年左右时,有一次从电视上了解到打乒乓球可以提高人的视力、防止老年痴呆症。当时就心想,我平时不打牌,也没有其他爱好,何不打打乒乓球呢?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可以锻炼身体。从那之后我又拿起了放下30余年的乒乓球拍。”在说起自己打球的故事时,郑贤林的话匣子打开了。训练,没有桌子怎么办?自己做。他用杉木板参照乒乓球桌的大小请来木工师傅做了一张,每天一有空闲他就拿起球拍在家里练。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贤林的球技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论到哪里只要看到有人打球,他便按捺不住内心的那份“冲动”。“有一次在华埠看到有人在打球,我就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和他对打,结果被那人打得落花流水。”郑贤林笑着说。事后他得知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杀猪佬”胡增耀。“郑贤林的发球很有技巧,我有几次和他打都是在这上面吃的‘苦头’。” “杀猪佬”胡增耀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郑贤林也模仿胡增耀制作了一块铁球拍。“我是从报纸上看到胡增耀用铁球拍练球后,我也做了一块4斤重的铁拍。”郑贤林说。“他这个人只要有球打什么都可以放一边。”郑贤林的球友徐素媛告诉记者。在常人看来他对乒乓球的痴迷有点“不近人情”。今年10月份全县乒乓球联赛比赛时间正好和郑贤林孙子满月是同一天,全家人都在为小孙子的事忙碌着,唯有作为爷爷的郑贤林“缺席”。“对我来说,只要有比赛打就和过年一样,再忙也要去!”郑贤林乐呵呵地说。为了参加全县第八届乒乓球联赛,郑贤林自掏腰包组织队员参加比赛。

  俱乐部里的夫妻搭档

  陈良顺与徐素媛是俱乐部里的一对夫妻搭档。陈良顺,今年53岁,是泗洲村邮站负责人。他的妻子徐素媛今年54岁,是俱乐部里的唯一一名女球员。别看徐素媛是一个女的,但在这帮大老爷们的眼里,她可是一名女将!有一年正月,徐素媛到亲戚家做客,她看到村里有人在打乒乓球,就参加进去了。经过一番激战,好几人都被徐素媛打败了。这时边上有一位老人看不过去了,激动地说:“我就不相信了,难道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打赢你!”后来,这位老人叫了几位年轻人来与她对打,经过几番角逐,结果并没有称这位老人的心:这几位年轻人最终还是敌不过徐素媛。

日常训练

  “她打球确实蛮拼的。”徐素媛丈夫陈良顺说,妻子以前也非常喜欢乒乓球运动,他们两人经常是夫唱妇随,只要有时间他们俩就会在自家的乒乓球室里“唱”上一出。聊起妻子徐素媛的乒乓之路,陈良顺说是缘于自己的一句玩笑话。2008年,县里举行“国土杯”全县乡镇机关乒乓球比赛,徐素媛作为音坑队的一名球员准备参加这次比赛。赛前,陈良顺对妻子说:“你要是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前三名,我就给你买一张新的乒乓球桌。”冲着丈夫的这句话,徐素媛“拼”了。在赛前的几天里她只要有时间,就躲在乒乓球室里练,每天晚上更是备战到10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徐素媛凭借自己的实力最终获得了比赛的女子单打第三名。自此之后,徐素媛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村里打到乡里,从乡里打到县里,从县里打到了市里。今年10月在全市邮政职工乒乓球赛上,她最后取得了女子单打第三名。

  妻子球技越来越好,丈夫陈良顺也没有闲着。“陈良顺可说得上是我们俱乐部的后勤部长了。”球员们表示。在俱乐部刚刚成立之时,由于村里条件有限,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他们经常晚上坐着陈良顺的车子跑到开化来看比赛、练球。同时,陈良顺还无偿把自己家的球室用作大家练球的场地。“只要是为了打球,我做这点事也没什么。”陈良顺朴实地说道。在陈良顺夫妇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的两个女儿现在也成了一名乒乓小将。“我们现在经常4个人一起在家里进行乒乓PK大赛。”徐素媛说。

  平凡队员的不平凡之梦

  陈绍刚是泗洲村的一名泥水匠,今年57岁,是俱乐部里年龄最大的一位。每次练完球后,他都会对当天的大家的练习情况分析总结。因此,他博得了一个“老师”雅称。“只要有球打就不会觉得累。只要看到乒乓球,拿起球拍,便会精神百倍。”陈绍刚憨笑着说。徐小中和陈绍刚一样也是一名泥水匠,今年49岁。“如果知道第二天有比赛,我会提前做好安排或者干脆给自己放一天假。只要有球打我肯定不缺席。”当说起如果比赛和泥水工事冲突时怎么办,徐小中这样说。余小民今年50岁,是洽川村白坞自然村的一位纯朴农民。对于乒乓球,他说自己已远非“爱好”二字所能概括,“几乎每天都要打,一天不打就觉得不习惯。”郑承辉是一名油漆工,今年44岁,是俱乐部里最年轻的一位。为提高自己的球技,他不光自己练,还出去求经。只要听说哪里有比赛,郑承辉便会第一时间赶去观摩。为了能让大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县里的乒乓联赛,郑承辉也曾自己掏钱组织大家参赛。

徐素媛在比赛

  “有一次在体育馆看比赛练球时,有一个人告诉我们如果想参加比赛,可以组织一个俱乐部再来打。他的一句话提醒了大家,于是在2011年左右我们成立了底本乒乓球俱乐部。如今我们已连续参加了四届全县乒乓球联赛。”郑贤林自豪地说。“徐汉明、徐成云、徐斌和胡增耀他们都可以说是我们的教练。”郑贤林告诉记者,他们这支土生土长的农民俱乐部能够走到现在,主要得益于县体育局的关心和支持。2013年,为了改善他们的打球环境,县体育局赠送了他们2张乒乓球桌,村里也把一个老祠堂腾出一地方来给他们练球。

  “他们这几个人确实不简单。”我县的老乒乓球运动员徐成云感慨地说到:“开始村里没有乒乓球室,他们7个人每天吃了晚饭骑车到开化看球、练球,晚上10点多再回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如今在郑贤林等人的带动下,泗洲村的村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乒乓球运动。由于打球的村民越来越多,原有的两张桌子已经不能满足村民们的需求。2014年体育局又为他们添置了两张乒乓球桌。

  “打乒乓球不仅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能锻炼身体。我们可能成不了什么乒乓球高手,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项运动中来。”郑贤林朴实无华的言语道出了俱乐部所有成员的心声。

今年的获奖证书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余红军    编辑: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