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桂花饼 舌尖故乡味
10月,桂花的香气还淡淡弥散于初秋的空气里。一大早,叶桂芳奶奶就踏进了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单氏食品店,她已经在此买了18年桂花饼了。“给女儿送去,解解馋。”她说。
桂花饼源于清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衢北农村一种民间特色糕点,深受当地人喜爱。每年,桂花飘香时节,走进杜泽镇,桂花饼浓郁香甜的气味就会蔓延全镇。咬上一口桂花饼,儿时的回忆就涌上了心头。
每天6时,单雪林早早起床,揉面、制馅,不一会,一大团糯软的米团就上板了。7时,工人上工,包馅、擀皮、上模具,几分钟时间,42个直径5厘米、厚度仅为几毫米的小圆团排序整齐,倒入洒满白芝麻的竹筛中,匀称使力,直至圆团沾满芝麻。放入烤炉几分钟后,一个个圆滚滚、白胖胖、形似馒头的桂花饼就出炉了。
刚出炉的“馒头”,看似紧实饱满,一咬却发现里面全是空的,正恼时,舌尖甜味传来,沾满芝麻的皮面焦脆、粘腻,齿颊间一下子溢满了桂花香,氤氲不散。
“这里面是桂花和麦芽糖,烘烤后,糖软、饼酥、花香,入口松脆,味道却久久不散。”单雪林告诉记者,桂花饼的所有原料都来自当地,且已延续80多年了。
桂花饼制作技艺传到单雪林,已是第三代。中间,单雪林父亲曾因去供销社上班,停了近30年,长至20几岁,单雪林都没有尝过桂花饼。“好吃,真的太好吃了!”第一次尝到父亲亲手做的桂花饼时,单雪林印象深刻,当下决定重新开张单氏食品店,让这一味道永远流传下去。
开张第一天,方圆二三十里的人闻讯赶来,单氏桂花饼销售一空,这一盛况一直延续至今。每年中秋前后45天,单氏食品店每天可以卖出近5000个桂花饼,而平常,每天最少也能卖出2000个。
单氏食品店的8个工人都是单雪林的亲戚,对桂花饼的喜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一晃30年过去了,年纪最小的余江新也已经工作十几年了。
2008年,桂花饼制作技艺被列为衢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花饼一时风头无两。但限于纯手工制作,难以大批量生产,桂花饼的销售始终供不应求。
“纯手工制作才能保证桂花饼的原汁原味,如果机器大批量生产,跟其他的糕点又有什么区别呢?”30年的手工制作,烘烤桂花饼的传统炉灶已经报废,单雪林于2006年买进一个新式的机器,烘烤速度快了很多,但味道却始终未变。
“一筒桂花饼10个,外孙们肯定一下子就吃完了,还是多买点,多买点。”刚要了4筒桂花饼的叶桂芳奶奶犹豫了,想着外孙们的馋样,想着亲朋好友的嘱托,在心里盘算着多买点,一家一户的送,要几百个呢。
正聊着,单雪林的手机响起,他走至外面,在本子上“唰唰唰”写着。记者看见本子上密密麻麻写着:福建100个、天津300个、江西1000个……
“这是网上下的单子,每天都有,订的数量还不少,上次杭州就订了1500个。”单雪林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杭州,但对桂花饼的喜爱,让他选择开起了网店,将自家的桂花饼销售至全国各地。
3年时间,“单氏桂花饼”销往了全国各大城市,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美味。一个个小饼,蕴含的是相隔千山万水的思情,吃下的是治愈乡愁的“良药”,牵起的是链接大江南北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