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造纸基地 山顶有客栈 还可直达杭城 富驾横路:一条传奇的远古官道 本周末招募十辆越野车穿越深山岭
雅金岭,又名绕岭、蓼岭,海拔658米,位于开化县林山乡塘源口村绕岭底东南,因岭上黄土呈雅金色而得名。据明朝崇祯《开化县志》记载:“雅金岭,县东二十五里,周五十里,抵常山界,山势壁立,灵湫一泓。”插花娘娘岭,古名深山岭,位于开化县林山乡舜山村、西山村南面,塘源口村大源自然村东北,以现舜山村古名深山而得名,海拔597.2米。据《开化县志稿(民国38年)》记载:“深山岭,在县东北四十里,又少南十里蓼岭,与常山县接界。”插花娘娘岭与雅金岭同属于千里岗山脉。
在雅金岭与插花娘娘岭之间山脊线上有一条古道,叫富驾横路。其东北通淳安白马,直达杭州,东连常山。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还是开化、常山、淳安三县边民的贸易集散地。如今,曾经的繁华早已湮没在岁月尘埃中,而其留下的众多古迹和古老传说,依旧散发着悠悠弥香和山野韵味,使得这一方土地充满了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
12月16日,在塘源口村会计张云土、护林员操根土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此次寻访古道之旅。
披荆斩棘探究古道繁华
冬日的清晨,田野上覆盖着一层白霜,仿佛一层美丽的面纱。田垄边,雾气笼罩,给冬日的小山村增添了几份朦胧的诗意。
我们一行从绕岭底出发。“以前这里是一个自然村,叫绕岭底自然村,有100多人居住。2013年左右大伙都搬到外面去住了。”张云土告诉我们。由于村民都已搬走,原有的古道也早已荒废,我们不得不在比人还高的茅秆丛中寻找历史的足迹。张云土与操根土走在前面用柴刀开“路”,我们则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他们后面。
爬过茅秆丛,我们走在半原始阔叶林中
大约爬了30多分钟,我们终于跳出了“迷魂阵”,眼前呈现一片茂密的半原始常绿阔叶林。越往上走,山路也越发清晰了。由于长年的雨水冲刷与风化作用,古道并不宽阔,只有半米左右。寂静的古道上铺着厚厚的各式叶子,踩上去软绵绵的,犹如踏进了厚重深邃的历史长河。
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斜照在树林间闪耀着,令人难以睁开双眼。“这片茶园里的厚朴林是常山人的,有1000多亩呢。”若不是张云土的话提醒了大家,我们还不知道已经踏入常山境了。此刻的厚朴没有了往日的郁郁葱葱,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伫立在寒风中。
绕岭洞
大约10:30光景,我们登上了山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绕岭洞。绕岭洞建于清咸丰七年,洞门呈拱形,洞长8米,宽4米,高2米。墙体全部采用未经精细加工的青条石垒砌,条石之间缝隙紧密。走进洞内,看着斑驳的石壁,一股古老而又深幽的气息扑面而来。轻轻抚去石壁上的青苔,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站在洞口向东远眺,便是常山县新昌乡。极目望去,四周峰峦起伏,绵延不绝,林海涌动,蔚为壮观。脚下即是黄衢南高速杨家园隧道,望着飞驰而去车辆,那种对于时代的体悟,便在眺望中一点点深入。古道就像一种印记,把遥遥远去的古典,在当下的生活中默默地叙说。
绕岭洞石碑
“这里下去只须半个小时就能到新昌乡的瑶岭村。以前林山人去常山芳村置办年货,到衢州、常山挑盐、买石灰都是从这里去。有一年,有个人从常山芳村办年货回来。在洞口的路上休息时,突然从身后跳出四个强盗想抢他的年货。这个人一看情形不对,就拿起扁担,只几下功夫就把四个强盗打到路下去了,幸亏他功夫好年货才没有被抢。”有关绕岭洞的往事和传说,张云土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虽已入冬,但秋色尚未完全褪去,五颜六色的彩叶林如同一张彩色的画毯将座座山峰装扮得格外艳丽,也为冬日增添了一份心旷神怡。
山中五颜六色的彩叶林
离开绕岭洞,我们沿着山脊线上的富驾横路继续往前行,路依旧难行,每走一步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踩实踩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打滑跌入山坡。
“这里叫天潭,以前有肉铺、饭铺和客栈,凡是过往的商旅行人都会在这里歇脚吃饭,非常得繁华!除了绕岭洞,再往前约4公里还有一个洞叫尤辂洞。”站在横路上一处平坦的林地里,张云土告诉我们。“以前的横路有1米多宽,官轿都是从这里过的呢!”操根土的言语中带着几分自豪。
下午1:10左右,我们来到尤辂洞。这个洞也是建于清咸丰年间,规模、样式与绕岭洞一样。“从尤辂洞下去只要半个小时就常山县新昌乡的輶辂村。我嫂子便是輶辂村的。”操根土说。
尤辂洞
操根土的嫂子叫鄢顺英,嫁到塘源口村已经28年了。她婆家与娘家仅隔着一座山。“我们輶辂村有很多姑娘嫁过来。光是和我一样嫁进操家的,除我之外还有两三个呢。“鄢顺英笑着说,”以前没有车,我回娘家都是走山路的,只需一个小时就够了。”
远处山脚下是輶辂村
“沿着这条山脊线再往深山岭方向前行,还有一个洞叫白云洞。”张云土说。他告诉我们,白云洞内可以通常山。在常山境内的洞又叫黑云洞。洞口可容纳60多人。“以前,遇上大旱之年,村民们会自发组织起来到这里祈雨,非常灵验的。”
透过树林,隐约可以看见白云洞。我们沿着横路前行,想一探洞里乾坤,但由于古道早已荒芜,我们未能找到通往白云洞的路,只好作罢。由于时间原因,下午3:00左右,我们从石垄坞自然村山阳西下山到达小源口自然村。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古道逐渐地荒芜了。忆起古道生命中的种种过往,眼前的冷清与落寞,在历史沉淀中正慢慢地成为一种淡然从容。
郁郁竹海演绎传奇历史
说起富驾横路,塘源口村党支部书记张士荣告诉我们,这条路是以人名命名的。“说起来还和这里造纸业有关呢。” “以前我们这里造纸规模非常大,听说还造过‘贡纸’,专门送进宫给皇帝用。我们这里还有个地方叫纸铺里,地名就是因为造纸而来的。”
86岁的石垄坞口自然村村民操小娜告诉我们,塘源口村的造纸业最早始于清朝乾隆年间。
纸槽遗址
“在我家后面的山上就有一个造纸作坊,听说是清朝时期一个杭州老板开的,只知道名字叫富驾,姓什么已无从考证。”在得知我们是因探寻古道而来寻访当年塘源口村造纸盛况时,村民操大生为我们当起了向导。他告诉我们,这里叫山阳西。“以前这里有20多个纸槽,现在大多已被废弃或填平。” “这个就是纸槽。”在一处较平坦处,操大生指着草丛中一低洼处说。只见这里长满有各式杂草,他用刀砍去槽内的杂草,慢慢地现出了纸槽的原形:大约有3米宽,4米长,1.5米深。
“这个叫富驾的造纸老板为了把纸更快捷地运到杭州,他便在后面山上开了一条横路,后来大家叫它富驾横路。”操大生说。
从山阳西下来,在张士荣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大源自然村的纸铺里。这里三面环山,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毛竹,清澈的溪水顺着山谷缓缓流出。
现年81岁的村民童贵林就住在这片竹海之中。童家在解放前就是开造纸作坊的。“我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造纸,一直做到50多岁才停止。”提起造纸,童贵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软磨硬泡”的年代。
他告诉我们,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竹子,竹子砍来后先要放进纸槽用石灰浸泡一个月,然后把泡软的竹子用清水把石灰冲洗干净,再晾干堆放一个月,让它自然分解、软化。之后,用碾子把分解软化竹子碾成纸浆,进行抄纸。纸张造好之后再用焙笼烘干。
“以前有的造白纸,有的造黄纸。我家造的是黄纸,主要用来祭祀或拜佛。那时81刀为一件,一件重40斤,两件为一担,一年要造一百多担,将近10000斤纸。主要通过富驾横路销往杭州、通往深山岭销往衢州。”童贵林笑着说,“那个时候纸很值钱,一担纸能换一担茶油。”看着星罗棋布的纸槽,我们从中也感受了当初造纸时热火朝天的场面。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曾经的繁华正在渐渐地被后人遗忘。
“我们这里造纸不光用竹子,还有用一种叫葛蒙(音)的植物皮造纸。”操根土说,这种植物周围山上很多,用它造出来的纸比竹子造的纸要好,是专门给皇帝用的。
资源独特 打造户外运动基地
现在的塘源口村由原举塘、俭口、大源等三个村于2010年合并而成,下辖小举、塘坑、黄岭坑、杨家、绕岭底、小俭口、大俭口、石垄坞、手掌坞、田塍棚、小源口、大源等11个自然村。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从东北至西南长15公里,整个村境与常山接壤互通。全村共有人口1900余人,分散居住在道路沿线两侧。江、张、郑等是村里的大姓,也有徐、汪、鄢、操等姓氏。
塘源口村溪水潺潺
站在高处往下看,整个村庄被群山环抱。长长的河道贯穿全村,河水清澈,终年不涸。两侧翠绿的青山连绵不断,形似两条舞动的绿色绸带将塘源口村紧紧得环绕其中。
走在整洁平坦的村道上,村党支部书记张士荣为我们介绍了村里的发展情况:“全村共有林地面积2.5万亩,生态公益林1.5万亩。盛产毛竹、杉木、茶叶、山茶油、蓝莓等。除此之外还有大型清水鱼养殖基地、生态养殖场和蓝莓种植基地等。截至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万元。”
丰富的林业资源为塘源口村人民集聚了大量的财富。“村里共有油茶林6000多亩,每年仅山茶油一项就能为村民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入。”张士荣笑着说。
夏土法今年58岁,是大源自然村村民。他告诉记者,山茶油是村里的一大特产,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少则两百斤,多则上千斤。“我有30多亩油茶林,最好的时候能榨出整千斤油。按往年每斤40元计算,一年就有4万多元收入。”老夏乐呵呵地说。正因为有了这一稳定经济来源,前几年,老夏把旧房子拆了新建起一幢三层的小楼房。
操大生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对这山上的一草一木有着浓厚的感情。四五年前他和弟弟操根土联合成立了开化县林山乡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种植100余亩蓝莓。“有50多亩已经开采,今年是头一年共采了4000多斤,相信明年产量还会番一番。”尝到了大山带来的甜头,操大生说他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我们还想开发蓝莓采摘游。”
塘源口从何时建村已无从查证,但村中的古树、古道、古战壕,如同一位位饱经阅历的长者,屹立于岁月的长河中,向人们诉说着塘源口村的辉煌历史。
为了帮助我们揭开塘源口村的神秘面纱,张云土领着我们来到了下俭口自然村。只见路边的豆杉树高耸入云,树干呈红褐色,虬枝峥嵘,生机勃勃。“这棵树树龄有千年了,树径差不多有2米,是村里最大的了。”张云土说,“村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樟树、银杏还很多。”
“以前这个路边上有一条古战壕,约有1.2米深,1米宽,后来因为村民造房子挖地基而被填埋了。”
关于古战壕当地还流传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个骑大白马的将军领兵查看地形,当他走进小举自然村后,发现这里群山连绵不断,两侧山高坡陡,两山之间只有一条通道,能进不能出,又无处藏身,尤如进了死胡同,易守难攻。他觉得这里是打伏击的最佳地,一旦进去就很会被擒住。于是他及时将战况上报朝廷,呈请在次布防。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便下旨拨银修筑战壕。
张云土告诉我们,以前塘源口村东方和东南方山腰上都有战壕,约15公里长。解放后为响应党中央开荒种粮的号召,这些古战壕有的被挖,有的被填平。“现在留下来的也不多了。”
“我们这里历来都是军事要塞。不论是太平军,还是工农红军,去常山,杭州,都从我们这里经过。以前红军把从地主家里收来的钱、粮、布匹和食盐等物品,通过深山岭和富驾横路送往淳安,为部队提供战备物资。”村民操大娜说,革命战争时期,他父亲还为住在深山岭的红军送过饭呢。
顺着河流往大源方向前进,一路上溪水潺潺,风景如画。“你别看这溪流小,里面可大有‘文章’呢。”听张云土这么说,我们便蹲下身子一探究竟。只见形状各异的石头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青蛳,水流较深处隐约可见一条条石斑鱼无拘无束地游嬉着。
远眺深山岭,林道适合越野自驾。最远山峰即为开化最高峰——白石尖
在塘源口村提起“插花娘娘”可谓是妇嬬皆知。这次我们带着敬仰心情登上了插花娘娘岭,寻找那一段尘封已久的美丽传说。“以前这山叫深山岭,后来因为插花娘娘从这是经过,人们便称这座山为插花娘娘岭。”向导徐土松为我们讲述了有关“插花娘娘”的故事。
相传元朝年间,有一位宰相携夫人一同前往江南巡视灾情。夫人酷爱花卉,在途经深山岭古官道时,见山岗上遍地开满鲜花,便忍不住停下轿子随手摘了两朵观赏起来。宰相见夫人如此爱不释手,便叫下人将花为夫人插在头上。夫人非常高兴,临走时说了一句“此地景色无限美,但愿苍天保民生。”从此以后,深山岭一带村民就从未遭旱涝灾患,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为感激和牢记“插花娘娘”的厚恩,便立庙供奉,并将深山岭改为插花娘娘岭。
深山岭上看日落。太阳落山方向的最远山峰是三清山,直线距离约五十公里
落日的余晖为插花娘娘庙披上一件五彩的霞衣。站在平坦宽阔的插花娘娘岭上眺望,一览无余的群山与开阔的视野令人豁然开朗,远方即将落下的夕陽,透露出一份祥和与宁靜。巍峨的群山在夕阳余晖的斜照下,显得柔情万种。回望古道,它正以一种静默的方式,悄悄地进入历史。
“现在全县上下正在建设国家公园,我们也想趁这个东风,把我们良好的自然资源、深厚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于未来,张士荣有着自己的规划,“下一步,我们准备对插花娘娘岭进行开发,将其打造成户外运动基地。明年,我们计划推出各类采摘游活动。让这一片大山真正成为全村人的‘聚宝盆’。”
深山岭古道,当地村民称“上五里、下五里、横五里”,一头连着林山乡塘源口村、舜山村、西山村,一头连着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茶源村。
黄塘村位于常山县新昌乡西北部,全村辖7个自然村,900多人,村民以陈、黄、廖等三姓居多。站在高处望去,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因地势不同而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塘村
2014年7月,黄塘村注册260万元成立了浙江常山黄塘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向城里人卖起茶花香,迈出了乡村旅游振兴计划的第一步。目前,黄塘村建成八面山漂流,滑草场、油茶小屋、油茶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虽然还是靠山吃山,但黄塘村走上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径。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黄塘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与黄塘村一山之隔的塘源口村,近几年来也在寻求转型。为了促进村里油茶产业发展,2013年,塘源口村在深山岭上开通了好几条“S”形的盘山林道。“通过这条林道可以通往黄塘村。全程大概8公里。”张士荣说。
12月21日,我们约了三位驴友驾着越野车,从林大源自然村出发前往黄塘村。
虽然天空下着雨,但车子行驶在盘旋的林道上,依然十分平稳。车子大约行驶了15分钟,我们来到了深山岭山顶。“这条林道上的风景非常好,越野难度几乎为零,但对驾驶员的心理具有一定的考验。整个林道平均坡度25度左右,比较适合休闲性越野自驾游。”钱江源越野俱乐部队长余飞斌站在山顶告诉记者。从山顶望去,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离开深山岭顶,我们向黄塘村驶去。行驶在林道上,两旁尚未落尽的油茶花令人心旷神怡。转过几道弯,我们来到了大源坳。“这幢房子是黄塘村的,那边的一幢是林山的。”同行的林山乡党委书记陈琦告诉记者,这里原来分别住有黄塘村和塘源口村村民,大家交错而居,关系十分融洽,前两年大家都搬下山了。“这里有一股泉水,冬暖夏凉,即使是大旱之年也不干涸。”
记者发现,这里不仅地势平缓,而且风景也不同寻常。在一片竹林掩映下,一个刚刚新建高山鱼塘特别引人注目。“这里真是露营的绝佳圣地。”余飞斌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陈琦告诉我们,这个鱼塘是黄塘村建的。
从大源坳向下行驶约十分钟,我们便来到了黄塘村……
招募驴友 自驾越野
为了让广大驴友体验深山岭的独特魅力,本周六,我们将招募10辆越野车开展“三边古道行,穿越深山岭”越野自驾游活动。活动从林山乡塘源口村出发,进行山地越野、拍摄美景、露营及其它户外活动。现招募专业的驴友加入我们,体验翻越古道的无穷乐趣。
活动时间:12月24日—25日(雨天顺延)
报名方式:
步骤一:关注“开化新闻网”微信号;
步骤二:关注成功后,在本条信息后留言。留言包括以下内容:#三边古道行穿越深山岭#+姓名+住址+电话+年龄+车型+车牌号+人数;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12月23日14:00。
温馨提示:我们会电话联系被选中的读者,通知活动细节。
报名要求:1.以越野车为单位进行报名,车辆必须具有较强的越野性能、车况良好,车主车技娴熟,每辆车乘坐不超过五人。
2.驴友必须确保身体情况良好,有较好的体能,适合登山。如因个人自身健康状况原因出现意外,责任自负。
3.自带帐篷等露营装备。食品等必需品以自备为主。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化县支公司为本次活动提供人身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