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老照片丨从70多年前说起,扒一扒开化县人民医院的前世今生

2016年7月11日 09:40

  开化县人民医院将于明天(7月9日)搬迁至县城岙滩新区,对于这家已有70多年历史的医院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生。那么,从它建院时起一路走来的那些故事,你知道吗?小编搜集了许多珍贵资料,从1940年说起,扒一扒开化县人民医院的前世今生~

  贫困加疾病缺医又少药(1940~1949年)

  解放前的开化交通闭塞,经济萧条、缺医少药,各种疾病长期猖獗流行,特别是血吸虫病给疫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民间流传“人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等谚语。据《开化县志》记载,在解放前的五十年中,全县约有10万人死于血吸虫病,人民群众贫病交加,挣扎在死亡线上呼求医药、呼救生命……

(万户萧疏鬼唱歌)

(华佗无奈小虫何)

  1940年5月,开化建立了第一所县立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前身),俞晓舫为首任院长。当时只有院长、医师、助产士、药剂员共4人,有产床、观察床各1张,以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和换药接生等简单器具,年门诊量仅为2618人次。

  1942年,县立卫生院迁至孔庙,医院人员达8人,病床4张,开设门诊、治疗二个诊室。

  1946年,开化县立医院建立,院址在城南月山之麓,设有门诊、病房,拥有担架、药柜等简单设备,医务人员共7人,聘请国立英士大学医学院毕业生王家倬担任院长。

  迎来艳阳天旧貌变新颜(1950~1965年)

  1949年5月4日开化县解放,10日军管会接管医院,开化人民获得新生,医院也开始走上了旧貌换新颜、一年好一年的发展道路。同年8月,医院更名为开化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医务人员发展至11名,病床10张、产床2张,药品200多种,同时添置外科器械一套、简便手术台一张、煮沸消毒器两只;每天门诊平均就诊量达50人次。

  1952年,全县广泛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随着医务人员的不断增加,医疗水平也迅速提高。1954年,医院曾组织医务人员用普通锯子消毒后在乙醚麻醉下为一名患者进行截肢手术。1960年,在上海瑞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将一名严重烧伤病人治愈出院。

  1956年5月开化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改名为开化县人民医院,在随后几年中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响应祖国“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报名或被分配到了开化县人民医院。截至1959年底,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增加到了40人,医院开始分科施治,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并实行24小时门诊制,并开展了全县第一例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剖腹产等手术。

(国庆十周年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合影)

  1961年9月,钟山南麓新住院部建成,设病床83张,改善了收住病人条件。

(医院巡回医疗队)

  1964年县人民医院在北墩新建了门诊楼,新购了脑外科、骨科医疗器械,并将医务人员分批派往省市医院进修;同时增加急诊、留观、营养餐、理疗、推拿、传染病门诊业务,开设供应室、内、外、妇科病房等。

(早期的县人民医院大门)

(早期的县人民医院急诊室)

(早期的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没有自来水,医务人员自己挑水消毒;没有供电,医务人员借发电机或在煤油灯下抢救病人。医务人员紧缺,通过传帮带的办法,让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提升,仅老中医章惠民一人就培养出了5名中医人员。

  “我是1952年从杭州来到开化的,原先在血防站工作,1958年调到开化县人民医院并赴杭州进修,回来后开设中医科。”章惠民告诉记者,他刚来时,医院在城南月山之麓,就是现在农行后边(渠道边)那块位置,只有二幢平房(门诊楼和住院楼),里边除了几间病房外,就是诊室、化验室和药房了,刚开始还未实行分科治疗,化验室也仅能化验血常规、大便常规几项内容,每天仅有二十几个病人;直至1963年有了X线透视、拍片;1964年县人民医院在北墩新建了二层门诊楼,就是在现在人民医院门诊楼前的位置,后来又在钟山路(原卫生局)地块建过门诊楼。之后又兴建起了现在刚刚拆除的(原传染病房)那幢二层楼的门诊楼,当时医院大门朝向解放街,在1950年至1965年间,可以说医院用房历经了三次搬迁,整个医疗区块基本在钟山路解放路口这个片区形成。

  任凭动乱风病人在心中(1966~1976年)

  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10年,但医务人员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坚守岗位,还一度兴起“一根针”(针灸)、“一把草”(草药)为群众治病的热潮。在广大医务人员的坚守与奉献下,医院较好地完成了防病治病任务。截至1978年,全院职工已增至114人,其中卫技人员94人,病床161张,年门诊125747人次,住院4112人次,业务收入227431元。  

(上世纪70年代病房大楼)

(上山下乡,送医送药)

  科技结硕果管理出效益(1977~1990年)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院进行了整顿提升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医疗技术显著提升。

(上世纪80年代的病房大楼)

  1985年新建一幢6层住院大楼,病床增至240张,医院各项工作得到了规范有序的发展,业务能力、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医院在业务、科研、管理、后勤各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局面。1986年11月15日,卫生部长崔月犁到县人民医院视察,对医院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还为医院书写了院名。

  改革迈大步再展新宏图(1991~现在)

  1991年医院新建五层门诊大楼落成使用,总面积达3900平方米,使门诊各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病人能在安静、有序的环境中就诊。

(上世纪90年年代的门诊大楼)

(上世纪90年代的急诊大楼)

  1997年新建了面积为1956平方米的急诊大楼,配备了抢救室、输液室,彻底改善了留观病人的环境。当年医院占地面积达到了25377.6平方米,医疗用房15556平方米。全院在职职工351人,中级职称98人,副高职称21人,正高职称5人。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增长,德国西门子B超仪、日本CT机、美国多参数监护系统等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派出去、请进来”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医院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科室单一到全面发展的转变。

(进口仪器)

(医生熟练掌握仪器使用)

  “1999年我从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来到开化县人民医院工作。当时,像肠镜、气管镜、磁共振、动态心电图等较复杂的体检项目,医院仍然无法开展,病人只能到上级医院去就诊。”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叶军告诉记者,至今他在人民医院已工作了17年,这17年可以说是医院飞速发展的17年。1999年全院仅有13名内科医生,除了在做好内科病区工作,还要到门诊、急诊轮班,而到2013年,已将内科进行了细化,分成了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急诊科也专门配备了内科医务人员,整个内科的人员素质和数量,以及专业化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学术交流会)

(职工活动)

  2000年以后,医院又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顺利实现了扩容和提升,先后兴建了两幢六层的住院大楼,使病人的住院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2013年9月23日,开化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启用,共6层,总面积15852平方米,使各门诊医疗科室得到了进一步细化,门诊环境得到了优化,群众在就医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是1996年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开化县人民医院工作的,那时医院分科还不是很细,无论肝胆胰外科还是泌尿外科等等都统称为外科,医务人员开展三类以上手术都非常少,随着医院的发展,外科专科分工越来越细,2003年后又开启了腹腔镜手术,使医院外科手术从开腹向微创转变,大大降低了群众的手术痛苦。”省首届医坛新秀、县人民医院外二科主任张兴龙主任医师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他所带领的外二科以微创外科、肝胆胰外科为主攻方向,对肝脏肿瘤、胆道结石、胰腺炎、胰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已达到衢州市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浙江省第四批龙头学科的称号。“新院区即将启用,医院的硬件得到了很大提升,给患者及医务人员都带来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张兴龙希望,年轻医务人员能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实践水平,做到“人人有专业、人人有专攻”,使自身的软实力与医院良好的硬件相匹配,为了让广大群众“大病不出县”而不断努力。

  2016年7月9日,县人民医院将整体搬迁到位于县城岙滩新区(凤凰中路59号)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占地面积达到90亩,总建筑面积约58048平方米,床位600张,医务人员达635人。“医院环境好了、设备先进了,很多患者就不用跑到外地就医了,作为医务人员也将会有更多机会更好的每一位患者服务了。”以刘新龙、严志诚为代表的医院80后、90后医务人员对新院医更是充满着期待,他们期待能有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期待医院专科能分得更细、自己能学得更专,期待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开化县人民医院位于县城岙滩的新院区)

  搬迁后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环境更好、设备更新、服务更好,一座按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打造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开化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将为开化人民带来更多健康福音,更好地为开化人民的健康服务。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刘祺然 胡兆燕    编辑: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