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开化支站    总站·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片 | 数字报纸 | 浙江网视 | 民生帮帮帮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时政要闻   图片新闻   天下新闻   公告公示   天南地北开化人   平安开化
 专 题   综合新闻   电视新闻   生活资讯   图说开化   县外媒体看开化   人文开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天南地北开化人 > 源头星光

 

乡情是一叶不老的帆—访峨眉电影制片厂高级编辑开化籍人士郑锦涛

2012年4月17日 15:10

    一位耄耋老人,阔别故乡六十八载,任凭岁月流逝,两鬓霜花,但他对故乡开化的桑梓之情一直是那么热烈,那么深沉。“老了归田园,欢快度晚年。我深情地爱着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8月27日,记者在开化县马金中学见到了这位有着浓浓乡情、并打算在家乡定居养老的峨眉电影制片厂高级编辑、开化籍人士郑锦涛。

    今年85岁的郑老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浑身仿佛充满了快乐的音符。虽然郑老视力不佳,但他思维清晰,言语幽默,谈起当年他参加过的抗美援朝战争时,嘴里还时不时的会蹦出几个英语单词。那段血染的岁月、锋火的历程,带给他一段如歌的行板……

高歌一曲挺进抗美援朝战场

    “当年我在家乡的崇化小学读书,第一名的奖状还被贴到祠堂里。因为父亲过世,所以远嫁的姑姑从四川重庆回到开化霞山准备把我带到重庆。”郑锦涛说,当时身为军官太太的姑姑告诉他:“三代不读书,成了一栏猪。”于是,1943年的端午节,郑锦涛跟随姑姑起身前往重庆。

  一路颠簸,三个月后,他们到达重庆,当时也正是举家团圆的中秋节。没有时间思念千里之外的亲人,郑锦涛就与学习优秀的表姐一起在抗战时期的国立十六中读书。

  转眼,抗战胜利了,姑姑回到了故乡开化。“青春作伴好还乡。”当年激情澎湃的号召传遍大江南北。在四川已是无亲无靠的郑锦涛陷入了困境。“回家就等于失业,那回家后怎么办?”郑锦涛选择了继续留在重庆并在国立青木关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郑锦涛被部队招收,就读于重庆军大三分校。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组建。10月中旬,郑锦涛与许多同学成了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列车昼夜飞奔后的第四天上午,郑锦涛与战友们到达鸭绿江边一座已被战争气氛笼罩了的安东市。大家换上了按朝鲜人民军军装样式制作的棉衣,没有了八一帽徽和胸章,连毛巾上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几个红字也被要求剪掉,规定身上一律不准带中文字样过江。

  “为国家民族赴汤蹈火,把自己点燃,以精神之光照亮国人,鼓舞民众!”上战场前的动员讲话让战士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随后,有人唱起“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青年团员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1950年10月27日夜幕降临时分,雄壮的歌声和柏油路上的马蹄声音以及队伍挺进的脚步声混成一片,格外庄严威武。编排在机关部队的郑锦涛和战友们一起紧接骡马牵引的炮兵部队开进。举目对岸,朝鲜新义州正火光冲天……

  在炮火纷飞的战场,郑锦涛任过军事战地记者,他铆足劲儿地写新闻并写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作品受到了战友们的好评。郑锦涛还义务为战友们读英语报,成了部队小有名气的宣传员。

  在朝鲜的六年时间里,郑锦涛历经一二三四次战役,先后任过宣传员、敌工干事,1952年任《海防报》编辑,完成《自愿军英雄传》、《自愿军一日》的采编工作。

  1956年,郑锦涛回国被召回总部,在团、师、军区从事新闻工作。他所著的散文集《激战铁甲山》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

  1967年,郑锦涛回到四川进入四川日报社成为总编。9个月后,军队进驻西藏,郑锦涛请命跟随,成为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一员。1971年,喜欢“黄衣服”的郑锦涛又回到西藏军区。1975年,郑锦涛回到四川。

用剧本“敲”开电影制片厂的大门

    回到四川后的郑锦涛暂时空闲了一段时间。当时适逢峨眉电影制片厂正在招人,郑锦涛带着辛苦创作的剧本——《雪崩》,前往制片厂应聘。“这个剧本不错,只是剧本的内容可写不可以拍。不过,今后你可以成为峨眉电影制片厂的一员了。”喜爱剧本创作的郑锦涛听后,心花怒放,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本创作中。

    1977年,郑锦涛带着新创作的剧本提纲《重走长征路》和一组人马、一辆车,从遵义出发,采访、补充、挖掘……郑锦涛和同事们用了7个月的时间,边改、边写、边拍,一直“走”到延安。郑锦涛的电影剧本处女作《重走长征路》也正式面世,电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峨眉电影制片厂八十年代初摄制的《法庭内外》、《神圣的使命》等彩色故事片,获得了全国最佳故事片奖,而郑锦涛是这些重量级影片的责任编辑。

  荣誉一项项飞来,但郑锦涛并没有沉浸在荣誉的糖罐里。多才多艺、能说会唱的郑锦涛还成为厂里的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影视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改剧本、写评论……郑锦涛忙得不亦乐乎。

  1988年,忙忙碌碌中的郑锦涛已到了花甲之年,他从峨眉电影制片厂光荣退休。

  体魄健壮,神清气爽,创作不辍。退休后的郑锦涛并没有功成退隐,也从不曾有过懈怠,他先后接到了峨眉电影制片厂的返聘和《信息汇报》、《经理日报》等的聘书,先后任过“黑太阳——南京大屠杀”的宣传总策划,《信息汇报》的执行总编,《经理日报》的特约记者,并多年设有“锦涛专栏”。

  上进的人,都会有一种信念,郑锦涛也同样希望他的人生是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对于他来说,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才是最幸福的晚年。近年来,郑锦涛还任过《国立中学的回忆》丛书的主编和《中国好儿女》续集副主编。他的作品还被收录到《白云山战歌》等书中。

    郑老一开口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他的快活,像酵母一样撒入你我心田,不知不觉间,忘了时间,只剩年轻。采访现场,郑老中气十足的话语、爽朗的笑声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人。“每次写完一些情节,我就要反复推敲,还要‘钻’进剧本里去表演。”郑老是个很乐观的“老头”,他说:“我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无限的创作中去,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谈起曾经的过往,郑老时而语速急促,时而风趣幽默,他的话有条有理,干净利落,时不时地赢得在场人员的许多笑声和赞扬声。曾游历过祖国大江南北的名山胜地,饱览过各地旖旎风光的郑老,心里割舍不下的仍是故乡普通的小村落。

乡情是叶不老的帆

    阅尽人间山水,感怀世事沧桑。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情,时常萦绕在郑锦涛心头。可离开家乡的68年的时光里,忙碌的郑老共回过5次家乡。

   “1955年,第一次久别后回到家乡霞山。1959年时,我带着老婆以及8个月大的儿子回过开化。1995时在南京拍电影,瞅到有时间空隙,于是我就又一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并在马金中学作了一场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郑锦涛一说到家乡,浓浓笑意便盈上脸颊。

    如今年纪大了,乡情,更是郑老深藏在心底的一个心愿,希望有朝一日能叶落归根,魂归故里。1997年,年过七旬的郑老再一次回到故乡。望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一股浓浓的乡情再一次涌上心头,那么热烈,那么奔放。访亲问友,观赏田园风光,与乡亲们聊家常,让他感到特别的惬意。

  星转斗移,日月更替,郑老对故乡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对家乡挥之不去的情愫和对家乡山水的极度迷恋,使我在2011年的夏天再一次选择前往开化。”而这一次,郑老选择了在开化乡村定居、养老。

    他立于父母的无碑的坟墓前,万般感情涌上心头。

   “为父母立块碑文,是今生的一个愿望。”85岁的郑老说起这事,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我的三个子女一个个都已成家立业,孙辈是三挺‘机关枪’,他们个个也都很优秀。”郑老说他决定在开化定居,除了想要叶落归根外,还希望他的子孙们能明白自己是开化人的血脉,让他们能够认祖归宗,增添对家乡的情感。

  家乡的发展建设,也一直是郑老关心的内容。

  开化境内通了高速,铁路也即将开建,村村通了公路,农房盖得像宾馆,绿色的海洋,百花齐放……已是国家级生态县的故乡让郑老更加坚定了桑梓之情,他的故乡情愫依然是热烈而深沉的。每到一位亲戚家中,小辈们总喜欢围坐在他周围,聆听他讲战场上或拍电影时遇到的趣事,农家小院里时不时地传出阵阵欢笑声。

  “勤劳的开化人已把家园建设得越来越美。虽然家乡的一切都在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惟一不变的是家乡人民的纯朴本质。”郑老这次的故乡行,也见到了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亲朋。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郑老认为,人的一生中,心态一定要好,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苦中作乐、自寻快乐,就什么烦恼都没了。

  乡音不改故乡情。采访期间,离家几十载的郑锦涛用马金话与大家聊了起来。走在绿意葱茏的马金中学里,令人顿感时光的飞逝。郑老认为,开化要始终围绕“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把开化的好山好水化作“金山银山”,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吸引更多的学者、文人来开化或讲学或做客或旅游或定居,从而提高开化的知名度并助推“农家养老”悠闲旅游模式的发展,为开化农村铺就绿色的幸福道路。

与开化老乡交流作品

在马金中学交流教学心得

郑老的书法作品

郑老参与编辑的部分书籍

中国文联向郑老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六十周年”荣誉证书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张正槐 舒萍  编辑: 郑宏亮


 相关稿件

 

 热点新闻  
1.衢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迅速响应 积极应对 开化多举措阻断疫情传播
3.全力以赴保供应 目前物资储备充足
4.“敲门行动”我先行 核酸检测战疫情
5.浙江有礼,开化有你!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
6.2022年开化春茶陆续开采
7.建起“蓝海” 乐享“红利” 开化县统筹推...
8.开化:“后厨直播+食安封签”,保障消费...
9.开化县启动巡河禁渔护水行动
10.横街社区开展 “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图片新闻 > 更多
关于本站 | 本站声明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9〕22号 浙ICP备050087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4
中共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传媒集团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开化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6521203 举报邮箱:kh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