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开化支站    总站·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片 | 数字报纸 | 浙江网视 | 民生帮帮帮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时政要闻   图片新闻   天下新闻   公告公示   天南地北开化人   平安开化
 专 题   综合新闻   电视新闻   生活资讯   图说开化   县外媒体看开化   人文开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 题

 

突出培训实效 服务县域经济 扎实推进农民素质培训转型升级(县农办)

2012年2月28日 15:05

  2011年,我办以三年特扶为契机,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学校资源,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重点,按照“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劳务输出型向本地用工型转变、政府主导型向市场运作型转变”要求,紧贴本地用工企业需求、外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主体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为企业、农村输送大量人才。

  全年共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217期,培训农民14595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培训3691人次,完成全年任务数115.3%,完成转移就业3515人次,实现在当地企业就业2799人次,有效缓解了“企业缺人才、农民缺技能”的矛盾。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772人次,完成全年任务数173.25%,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和辐射,在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培养了一批在种植、养殖、加工、运销等方面具有较高农业技能和丰富生产经营经验的新型农民,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的良性互动。培训农业专业技能7301人次,完成全年任务数146.02%,农民技工831人次。通过培训,参训农民的综合素质、创业就业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就业收入,同时也为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领导组织,完善培训体系

  (一)加强各级培训力量,形成培训网络。为进一步抓实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在县级领导班子调整后,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农民培训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各乡镇、工业园区也相继组建了农民培训工程领导机构,255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农民培训转移工作联络员队伍,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培训机制。

  (二)建立四级培训基地,实施分级培训。按照“省市、县、乡镇分别培育高、中、初级技能人才”的工作思路,逐步建立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一批大中院校为高级技能人才培育基地,以县职教中心、农业局等多个培训基地和技术部门为主的中级培训基地,以19个乡镇农民培训办公室为主的初级培训基地,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培训网络,并输送相应等级的农村人才进入各级基地接受技能培训,尽可能满足农村人才的培训需求。

  (三)完善培训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制定《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实施细则》,对培训对象、培训申报流程、培训要求、培训监督、培训台账等都进行更加细致和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对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项目申报表进行了调整,重点突出培训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涵

  (一)抓实三项培训措施,强化转移就业实效。

近几年,我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县内外用工环境逐步缩小差距。大批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就业。尤其在2011年年初,我县硅企业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对本地用工需求也急剧增加。“企业缺人才、农民缺技能”的矛盾凸显。把握企业用工需求,实行按需培训,强化培训针对性,有效性,成为2011年农民培训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调研。结合2011年春季和秋季两个人才交流会反馈的各类求职信息,对全县企业招工录用信息进行统计,根据实际招工专业,人员、企业的规章制度等进行衔接,按需设计培训方案,积极做好新员工上岗前的相关项目培训工作。  二是突出综合素质培训。在企业调研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对“新员工综合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强化培训技能的同时,开展“以吃苦耐劳为目标”的军事化训练、“以敬业爱岗为目标”的职业道德培训、“以提升企业形象为目标”的文明礼仪等综合性培训,成为企业普遍欢迎的培训模式。  三是进村入企培训。为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将培训重心放在为本地企业培育技术人员和为“留守”村民开展务工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帮助他们增收致富。为了便于参训学员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上门服务”优势,在企业新员工当中开展“入企”培训,在留守村民当中开展“进村”培训。由乡镇或企业提供培训场所,培训学校提供培训设备,将培训班办在村里、厂里,学习和家务两不误。

  (二)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虽然近几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管理所需的各类人才远远不足。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各类新农村建设和管理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成为我办农民素质培训的重点。  一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通过调查摸底,发放农村实用人才信息表2万余份,经过审核,初步确定我县农村实用人才18271人,并将所有确认后的人才个人信息全部录入到“浙江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系统中,初步建立县乡两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为县委、县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二是抓住特扶优势,加强高级管理人才培育。我县多年农民培训的沉淀,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聚集,培训质量上提升成为必然。紧紧抓住特扶项目中的资金优势,以培育“高级农村管理人才和带动型人才”为目标,联合高校办班,由原先市县培育逐步向省市培育拓展。县供销社联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县农办联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举办农家乐专题研修班,县妇联联合衢州学院开展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三是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人才培育新探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要求也相应提高。如何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如何开发这些文化为当地农民增收,成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的一个试点。苏庄镇古田村在创建农家乐特色村的同时,申办“龙上南少林武术”培训班。聘请当地两位村民为武术教练,分别举办少年、中年、老年三类人群培训,共培养了50多位“龙上南少林拳法和棍法”的传承者,成为当地农家乐“民间武术”表演队。这既是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也是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一个探索之举。

  三、增强谋生本领,促进增收致富

  (一)培育出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带头人。2011年我县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重点,强化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通过农家乐经营管理培训和农家乐特色厨艺培训,杨林镇小关25户农户开始创建农家乐,吸收了当地100余人就业。自2011年8月份开张以来,小关农家乐共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经营收入达到500万元,其中三星级经营户三家,经营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带头致富的创业明星,同时带动当地种植、养殖、住宿、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兴起。

  (二)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结合我县来料加工基地建设成效,大力开展来料加工产业培育,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如苏庄镇积极开展劳务技能培训,2011年全年完成农民缝纫技能培训240人,实现本地就业160余人,月人均工资在2150元以上。目前,全镇共有700多人从事以服装类为主的来料加工,来料加工业务已覆盖90%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年发放加工费600余万元,雪中缘服饰和凯悦服饰等一批来料加工龙头企业得以不断壮大,形成了服装加工为主、假发加工等为补充的良好局面。

  (三)为当地企业提供了产业工人后备军。培训促进了农民由体力型向智力型和技能型转变。培训后的农民源源不断流向蓬勃发展的工业产业集群及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县产业工人的生力军。据统计,2011年我县培训新增转移农民90%以上在本地就业,其中约三分之二流向第二产业。本地农村劳动力约占我县工业园区用工总数的90%以上,其中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很受企业欢迎,他们基本能直接上岗就业,按要求生产产品,减少了企业培训成本。

  (四)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农民素质培训的开展,使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观念深入农村、蔚然成风。在培训开展过程中,农民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增进了邻里关系和谐,提高了修养,形成了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农村劳动力经过培训,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业,接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洗礼,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之中逐渐淡化小农经济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也有利于“乡村文明”建设。总之,农民培训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些农村已形成了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的社会新风尚。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县农办  编辑: 王欣


 相关稿件

 

 热点新闻  
1.衢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迅速响应 积极应对 开化多举措阻断疫情传播
3.全力以赴保供应 目前物资储备充足
4.“敲门行动”我先行 核酸检测战疫情
5.浙江有礼,开化有你!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
6.2022年开化春茶陆续开采
7.建起“蓝海” 乐享“红利” 开化县统筹推...
8.开化:“后厨直播+食安封签”,保障消费...
9.开化县启动巡河禁渔护水行动
10.横街社区开展 “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图片新闻 > 更多
关于本站 | 本站声明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9〕22号 浙ICP备050087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4
中共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传媒集团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开化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6521203 举报邮箱:kh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