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孝顺 ”
2010年2月4日 20:46
近日,在享受着固定时段的 “精神大餐”,是西藏台播放的电视剧《孝子》。剧情主要涉及一个大家庭,刘英和乔战勇生有二男二女,都已成人,有了各自的家庭。刘英是家里的“权威”,把持着家庭的大小事宜。不料,一日脑溢血住院,被抢救过来以后,却落了个半身不遂。剧情的焦点集中在儿女对二位老人的料理问题上。大姐因丈夫是当地局长,在家中有面子,但充满苦衷;二儿子乔海洋下海经商,生意上不顺利;三女儿水灵因为丈夫范垒下岗,生活困难;小儿子海明从美国留学回来,身上沾满美国味。该剧就以四个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为线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子女的“孝顺”与对亲情的关爱。剧情内容朴实,人物形象丰富,表现的主题深刻隽永,让人持久地感动与回味。面对“孝顺”这一传统的话题,在新的时代又当如何诠释与表现,是该剧的要点。
“孝顺”是对长辈、亲人爱的关怀,是对父母等亲人给予自己抚养的感恩式回报。究其质,“孝顺”是一种感恩的心态与实践,是对亲人给予自己爱的回应。“孝”不仅在于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尊重与呵护,满足长者的精神需求。《礼记》中言及“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即强调了尊重为“大孝”;《论语·为政第二》中所谓“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得很清楚,“孝顺”重心在于“孝敬”,而非“饲养”。放眼时下,多少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埋头于工作,忽视了对亲人的探望、情感上的交流与精神上的关怀。
电视剧《孝子》里对“孝顺”还有深刻的解说:孝顺,孝顺,重要的在于一个“顺”字。顺者,尊重、依从长者的个性、生活方式也。剧中最后一集,刘英脑溢血复发,接受医院抢救,醒过来后,对到齐的子女说,如果再昏迷,不要实施手术,不要临了还遭罪。结果,真的再昏迷,呼吸衰竭,医生请家属决定是否要施行手术,以尽快供给有氧呼吸。子女一心想救活母亲,没有听从母亲的叮嘱,让医生做手术。母亲最终因痛苦难忍,拔掉了吸管自尽。母亲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预感不久便大去,特意让子女听从自己的选择,捍卫生命的尊严,但还是被子女的“孝顺”剥夺了。孝而顺,是关注与尊重长者的精神取向与人格尊严,此乃“孝顺”精神层面的本质要义。
电视剧《孝子》令人感动,不仅在其剧中人物的“孝顺”之亲情,浓烈、真挚,更在于以现代社会的背景,以现代人的视野,解读着“孝顺”的深层内涵。以剧情步步推进的方式加深着对“孝顺”的认知,特别是美国回来的老四,不断反思、拷问自己对“孝顺”的理解。尽管,子女的孝顺没有留住母亲的生命,但母亲是满足地走的,有她事先预备好的遗嘱录音为证。生命易逝,爱的精神可以永存。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说,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可见,“孝顺”是人类共同的伦理需求与精神表达。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严久官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