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开化:“厕所革命”为国家公园添美

2018年1月31日 15:22

  推开年逾七旬的农户傅庆满家的柴房,可见到内侧隔了一间水冲式的厕所,厕所内外皆无异味。这是开化县杨林镇号岭村现今常见的村民自家厕所。而在去年上半年,村民房前屋后还有为数众多的旱厕,傅庆满家的旱厕就建在屋外农田旁,这所旱厕他已经使用了五六年。他说,“现在想想,还是拆了旱厕好,夏天满天飞的小虫子少去了,家里家外清洁卫生,保得四季平安。”

  与我国多数农村一样,“嘴叼香烟、坐蹲粪缸、臭熏村庄”的千年陋习曾普遍存在于开化各个村庄。近两年来,开化县围绕国家公园建设,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改善城乡环境,改变农村旧习,把厕所建成国家公园的一个旅游标志和展示行业形象的重要窗口,更为乡村增添了一道新时代的美丽景观。

  拆旱厕建新厕还乡村生态之美

  古木葱茏,长廊环绕,漂亮的村中广场有一栋徽派样式的房子,这栋融入周边美景的房子即是华埠镇独山村公厕。这所公厕并非徒有其表,走进内部,闻不到丝毫异味,每个蹲位上摆放着一盒厕纸。

  “厕所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定时清理,每隔三天,我会检查一次。”独山村支书余文开是村里的河长,也是“所长”。他拿出手机扫了一下贴在厕所外墙上的二维码说,每次检查他都得像巡河一样进行签到,一旦发现厕所不干净,他就会叫保洁员重新打扫。

  独山村的公厕于去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此前,周围没有方便路人使用的公厕,只有四五个旱厕。拆掉旱厕建新厕,扮美了村庄,清洁了家园,让村民切身享受到了好处。

  “村庄附近工厂很多,有很多打工的人租住在村里,以前,他们出门找不到公厕,要么借用农户家的厕所,要么到附近的树林里方便。”独山村村民骆霞云说,去年村里提出建公厕时,她没有丝毫犹豫,让村里拆了家里的旱厕。不过,也有附近其他村民担心公厕建在他们家边上,会影响生活环境。现在看来,公厕的卫生搞得比多数村民家的厕所还要好。

  小厕所新起点

  奠乡旅产业之基

  杨林镇平川村的公厕建在村口的马路旁,面积为二三十平方米,外立面采用了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马头墙,写有“平川村”字样的大石块立于门前,成了一道独特的照壁。

  “我们到柯城区七里乡学习过,准备像七里一样把村民的房子统一交给一家公司办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平川村干部汪小荣说起村庄未来的产业发展侃侃而谈,他说,村里已引进了西越霄龙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园,但原先普遍分布在村中的旱厕成了“短板”。该村在去年彻底拆除了所有旱厕,取而代之的是数个生态公厕。

  上月,杨林镇全域基本告别了旱厕,通过了县里的“无旱厕乡镇”验收。“去年,我们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实现村内无旱厕,按照‘三统一’(统一规范布局、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验收)的标准,加快水冲式卫生公厕的建设。”该镇人大主席汪培刚介绍,目前,该镇立足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拓展电子商务、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新三样”产业。

  舍投入美环境

  造国家公园新景

  拆除农村旱厕5823个,投入1.4亿元新建各类生态公厕1012座。近年来,开化县围绕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在全县掀起了力度空前的“厕所革命”。

  “我们以高标准提升和建造公厕,按规定,在乡村旅游精品村建设A级以上旅游公厕,建设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其中风情小镇、3A景区村等重点乡镇村的旅游厕所必须达到2A级以上标准,其他区域按照人口规模建设生态公厕,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开化县农办副主任徐根旺介绍,该县农村新建公厕充分考虑人口数量、实际需求和区位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且突出公厕设计,将本地山水、根雕元素和周边环境、文化记忆等特色融入公厕改造中,把公厕建成群众愿体验、游客想体验的乡村文明窗口。

  目前,开化县建成A级以上旅游厕所60座、2A级以上25座、3A级15座,其中有5个厕所获评2017年衢州市优秀旅游厕所。

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姜华斌 吴莉莉 程磊 周星宇   编辑:姚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