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手艺人的回归——让旧木料重释精彩

2017年7月18日 16:20

  上世纪90年代工业兴起的时候,为了生活,大批木匠放弃了他们的坚守,纷纷改行。但是,他们可以为了生活妥协,同样也可以为了一个合适的契机即刻拾起,让温暖、素朴的木制作品重新被看见。33岁的柴伟明是开化人,2007年退伍回家后,他带着一帮老匠人,走在制作旧木家具的路上。这一切,源于他和同伴们对原木那种独特的挚爱与理解。

  冥冥之中注定要走上这条路

  木材给人直接的感受是——温暖、素朴、舒适、洁净、柔软、独特的。在平顺的木纹里,类似肌肤的触感中,也能安抚人心、调整情绪。能与木材结下深刻的缘分,始于一个不太美丽的偶然。

  十年前,我退伍回到开化老家,无意中发现,许多农村新建房屋拆卸下来的旧木料,成了灶台下烧饭用的柴火。我虽不是行家,但也知道以前造房子用的木料都是年深日久的好料,一根根的就这么被烧掉,实在太可惜。

  于是,我就把这些木料从他们手里买了回来,还做起了倒卖木料的生意,心想给用得着的人,总比毁灭好。回家前,我在苏州昆山当兵,与那里的台商接触较多,后来通过他们得知,原来这些旧木料用来做家具也是极好的。

  似乎冥冥之中注定我要走上这条路,当时脑子一下热了起来。我的父亲是个老木匠,从小跟着他有些耳濡目染,基本的桌椅板凳我也会做,并且颇有兴致。当时就暗暗下定决心,要重拾木匠手艺。以后收来的旧木料,我都自己留着,再也没有卖过。

  2008年的时候,我有了一间自己的小作坊,帮人定做沙发、八仙桌、椅子等家具。一开始,我的审美还是有限的,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去衢州的“五行工坊”参观,有了第一次视觉至心灵的震撼。木制家居用品如此富有艺术感,舒适、自然又好看,身处其中,使人感觉生活就是艺术,我一下子就全身心地“转”进去了。

  五行工坊的老板是学根雕出身的,他把根雕艺术引用到了家居用品中去,也销售一些根雕的摆件。之后,我开始潜心学习家居设计、比例、色彩搭配等,一有机会就找老板讨教、交流,学习他产品的形态和设计理念。

  老手艺的传承万万不能断代

  我父亲今年58岁了,他的前半生都是从事的木匠行业。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工业的兴起,市场上有了很多便宜又好看的板式家具,使得很多人直接买现成的家具,这对习惯了到别人家里做工的木匠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些手艺人,为了生活,为了饭碗,不得不改行做其他的。很多人改行做了装修,大多数做的其实是吊顶、贴墙板等几乎没有手艺含量的体力活,我父亲去了上海一家工厂工作。现在想想,真为这些父辈手艺人感到心酸。

  我的工作室开起来后,首先就想把父亲请回来,让他重拾本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父亲一听我说便欣然答应了,又请了村里两个和他一辈的老木匠合作。

  木匠工作其实又脏又累,打磨、抛光等工序都很费时费力,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我常常劝说,年纪大了不能太操劳。虽然如此,工作室目前主力还是这3位老匠人,他们手工都很不错,也很有耐心慢慢打磨,一块木料放在他们手里,几乎没有浪费的。他们认为,尽量利用完每一方寸,才算对得起这些得来不易的森林赠与。

  后来,我去五行工坊参观学习,也常常带上他们,艺术的东西,有时候不能言传,需多看多体验,亲身感受,引导他们把一些现代的艺术审美加入到作品中去。

  我白天主要忙业务,通常在晚饭后会做做工,出于兴趣,常常做到凌晨两三点钟才休息,也不觉得累,这样的童趣,像小时候做自己的玩具。往往一晚工夫下来只做出一个小件的雏形,却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放慢心绪与脚步,思考、提升……一如修行。

  作坊里来过几个学徒,大都坚持不下走了。通常学装修半年就能出师了,但学做木匠至少也得2年,现在年轻人能沉下心来做木匠的很少。木匠学徒难招,且新人往往会浪费更多的木料。工作室现在有3个年轻学徒,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们尽可能地把所学东西教给他们。只要有人问我,我每天花时间来与他们探讨交流也乐意。

  有人问我,不怕这些学徒学成之后另谋高就,甚至与我抢单吗?他们说的有点道理,但我知道,一个行业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做这件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老手艺的传承是艰辛的,但万万不能断代。

  以敬畏之心,让旧木料重释精彩

  常有不知道的人想自己拿材料来找我加工,通常我都会拒绝。旧木料做家具比新木料要好。那些以前用来造房的木料生长期一般在五十年以上,有的甚至上百年,在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自然风干后,用来做家具稳定性很好。

  南方空气湿润,这样的环境容易使许多新木料变形,但我从乡间收来的旧木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若是不了解木料的性质,做出来的东西难免不尽人意。

  本着对每件作品负责的态度,我全是以私人定制的方式铺设销路,除了少量展示品外,没有现成的家具陈列。一般从装修开始,我们便为客户整体设计打造,实木家具要与整体的装修风格相呼应,才会突出它的气质与美感。

  我这里上海、宁波的客户较多,来过的人一般都很满意,实木家具符合较为高端的审美。近两年,本地客户也慢慢多起来了,这使我感到欣慰。

  定制家具的顾客需要到工作室来看木材,客户越来越多,一开始我这里却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后来,我就在工作室旁租了这间原本被废弃的旧房,用回收的石墨盘铺路,木料做装饰,扮成了现在古色古香的样子,可以给客户一个洽谈的地方,也给匠人们一个喝茶乘凉的角落。

  茶厅里还陈列着各种我在收购旧木料时收购的旧物件,比如青铜壶、煤油灯。这些东西有种复古的旧时光的味道,与我们打造的家具风格很搭。许多顾客买回去做装饰品,很多东西依然有实用价值,比如我用来烧水喝的青铜壶,年龄也很大了。看见这些东西,仿佛还能看到那些老匠人们细致用心地打造一件物品,让我不忘初心。

  这几年赚来的钱,几乎都投入到囤积木料、置换新机器上去了。对于未来,我也没想过一定要做成多大规模,或是赚多少钱,就是为这些木料的香味着迷,被它自然的色泽所折服。人们常说,手工造物这件事,需要匠人对于物品怀有敬畏之心。

  今后,我还要走出去多看、多学,努力学习精湛的技巧,通过细腻的观察与实践,让旧木料重新诠释精彩的故事,藉此让人们找回与大自然的连结,以及传统价值中美好的部分。家具不再只是单纯的家具,而是一个记忆、一种情感、一种意念、一种向往,甚至是改变使用者生活的力量。

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柴伟明 陈霞 程磊   编辑:姚志卿